阅读记录

第96章 自古红颜多薄命[2/2页]

三国的女人 三国女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消关税。
     每一举措,都尽量给百姓以德泽实惠,民众无不高兴。
     诸葛恪每次外出,都有很多人引颈相望,想一睹其风采。
     公元253年(建兴二年)春,诸葛恪要出兵伐魏。大臣们认为国力不支,军士疲惫,一致劝阻。
     诸葛恪不听,还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来晓喻众人。文中诸葛恪举出古今事例,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不乘此时伐魏,将留下长远的遗憾。
     大臣们明知诸葛恪强词夺理,但形格势禁,一时无人敢再劝阻。
     同年三月,诸葛恪不顾众人反对,征发二十万人伐魏。吴地百姓骚动,诸葛恪开始失去民心。
     诸葛恪欲先到淮南炫耀武力,驱略百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五月回军包围新城。
     魏牙门将张特率三千人死守。吴军士卒疲劳,加上天热和饮水等原因,士卒们患腹泄、脚气病的已经达半数以上,死的伤的随处可见。各营军官所报病人数目越来越多。患疾者过半,死伤惨重。诸葛恪认为军官们说假话,扬言要把他们杀掉,于是谁也不敢再去汇报。
     诸葛恪自知攻魏失策,又以攻城不下为耻,怒形于色。将军朱异提了点不同看法,诸葛恪大怒,立夺其兵权;都尉蔡林屡次献策,诸葛恪都不采纳,于是他策马投魏。
     诸葛恪率军在江渚住了一个月,直等朝廷召他回去的诏书一封接一封地送来,他才慢悠悠地领兵返回。
     从此,百姓对诸葛恪大为失望,怨恨的情绪产生。
     同年八月,诸葛恪回到建业,当即召来中书令孙嘿,厉声喝叱:“你们怎么敢随意滥发诏书?”
     孙嘿噤若寒蝉,惶惧退出,告病辞官。
     诸葛恪检点名录,把自己出征后选曹奏准任命的各级官员,一律罢免,重新选任。此后,诸葛恪愈治威严,动不动就对人横加责备,觐见他的人,个个屏息敛气。
     他还改换宿卫人员,用他亲近的人来担任。
     眼看诸葛恪宫廷擅权,驾驭皇帝,吴主孙亮和孙峻就想除掉他。
     二人定下计策置酒请诸葛恪赴宴。诸葛恪毕竟是诸葛亮的侄子,怀疑孙峻和孙亮要玩他,在宫门口,都不想进去,但是,孙峻更加诡诈,几个来回,就把诸葛恪诓进宫中,杀他于酒宴之上。
     诸葛恪死时五十一岁。
     孙峻杀了诸葛恪之后,他像诸葛恪一样,也大权独揽把持朝政。
     杀诸葛恪有功,孙亮升孙峻为丞相大将军,都督国内外军事,授予符节,封富春侯。同年,孙峻为巴结全公主孙鲁班,将废太子孙和迁移到新都居住,后派使者赐死孙和,孙和正妃张氏也随之自杀。并且和公主孙鲁班勾搭成奸,深度地操控朝廷。
     孙峻把吴国搞得乌烟瘴气,污秽不堪。
     孙登和周彻的儿子孙英是一个有血性的宗室,他不忍心看到爷爷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落入孙峻手中。
     五凤元年(254年),吴侯孙英密谋诛杀孙峻,因事情败露而自杀。
     次年,魏将毋(Guàn)丘俭、文钦反叛,与魏军交战于乐嘉,孙峻率领骠骑将军吕据、左将军留赞偷袭寿春,正好遇到文钦兵败来投,吴军就此撤回。同年,将军孙仪、张怡、林恂等想趁孙峻会见蜀汉使者时密谋诛杀孙峻,因事情败露,孙仪等自杀,受牵连被杀者数十人,其中包括朱公主孙鲁育。
     太平元年(256年),孙峻受文钦怂恿伐魏,派文钦和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率军从江都进入淮、泗一带,以便占领青州和徐州。
     孙峻和滕胤来到石头城为军队践行,孙峻看到吕据率领的军队部伍整齐,心生厌恶,借口心口疼痛离去。
     当夜做梦被诸葛恪的冤魂用剑击中,惊惧发病而死,后事托付给堂弟孙綝(chēn)。
     孙綝被吴景帝孙休诛杀后,孙峻的坟墓被刨开,殉葬的印章绶带被没收,棺椁被削薄后重新安葬。
     孙休又耻于与孙峻、孙綝同族,将二人族籍从族谱中削除,称之为“故峻”、“故綝”。
     …… ……
     权臣虽然被诛杀,但是,命运似乎有意为难小乔和周彻这对苦命的母女,她们都是中年丧夫,晚年丧子。
     周彻比她的母亲小乔还命苦,小乔两个儿子还留了一个,周彻的三个儿子一个都没留。真是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的古话啊!
    喜欢。
  

第96章 自古红颜多薄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