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能吃两大碗。
新米蒸的腊味饭,连锅巴都没剩下,谷苗儿当零嘴吃,嘎嘣脆的!
“师娘,这除了积肥有些困难,没想到真的能够做到三收。”
乐正是最激动的,那竹棚下一把把晾晒着的就是他挑选出来的种子,为了不与其他的参合在一起,还没摔打出来,连着杆子困着悬挂在竹棚里晾着。
“这几亩地养得不错,好种配好地,产量自然要比别的高一些,不过想要全部的地都能做到这样就没那么容易了。”
谷苗儿过了头三个月,嘴越发的馋了,这锅巴放碗里嘴都没停过,是不是的再吃上几个酸酸的野果配着。
谷苗儿原本想要下地一起收割的,被林毅给拦着了,不能去地里,日常也只能在一旁干爽平坦的地方看看,所以春耕乐正反倒成了主力,谷苗儿就负责开口。
乐正也是这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人一粒一粒的挑选种子的,原来种子跟种子之间还有这么大的差别的。
“普通人家一年下来积攒不了多少的肥,耕两季能收好已经不易,耕三季,肥力不足,反倒是亏损的事情,这也是为何穷的更穷,富的越富,积肥是好,但是那么多的牲畜也是要吃的,本末倒置反倒是破坏了平衡。”
谷苗儿突然想到了一个关于粮食作战的典故,来了兴致。
“给你们说个典故,听完之后你们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林毅正好将王妈熬好的银耳羹端了过来,听到谷苗儿要给学生讲典故,于是将银耳羹放到了谷苗儿面前也坐了下来听一听。
“桑棉与粮食都很重要吧,但是粮食的价格远不如桑棉贵对不对?”
谷苗儿喝了一口银耳羹,嗓子润了润,开口抛出了一个问题,也不等学生回答,便继续说了起来。
“古有鲁梁齐三国相邻,齐鲁两国势均力敌,一直平起平坐,鲁国有一种细白的绢布,以轻薄着称,齐国的国师就给国主出了个主意,让国主带着大臣们穿这种绢布,于是在国主的带动下,齐国兴起了穿鲁布的浪潮。”
“穿的人多了,这货就变得奇货可居了,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加上齐国国主下令齐国百姓不得织布,布匹就需要从鲁国购买,于是鲁国的百姓就开始大量的种植桑棉织布,齐国鼓励鲁国商人来齐做买卖,还给予了各种优惠,商人见有利可谋,自然乐不可支。”
“接下来的一两年,鲁国梁国的商人运送了大批量的绢布卖给了齐国,百姓们为了赚钱,荒废了田地种桑养蚕,而齐国却一直默默的发展农耕,累积粮食,终于,有一天,齐国国师找到国主说,国主,我们该闭关了,大家想想,这齐国闭关会造成什么后果?”
谷苗儿留下疑问,端起银耳羹慢慢的吃了起来,让众人思考。
林毅坐在一旁,这齐国鲁国的史书有记载,但是这个典故林毅却不曾听说过,不过却也让林毅也陷入到了沉思中。
钱修家本就是商人,下意识的想到若是换成自己,只怕是与那些商人一样抵挡不住这诱惑的。
喜欢。
第654章 粮食的重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