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杨并没有起身离开的意思,望着杨柯说道:“我想,我不会长期待在办公室里。所以杨柯,若你想上大学,得更努力些。趁我现在有空,你抓紧完成想做的事。不然等我忙起来,再想找我可就不容易了。”
     “明白。”
     杨柯怎会听不懂这话中的深意?
     对方留在办公室,陪着他一起工作,完全是因他的学业之事,与别的毫无关联。若是杨柯表现不佳,将来怪不得别人翻脸无情。
     杨柯注视着陈杨,内心满是对他的感激,不由自主地弯下腰,诚恳地道:“陈主任,多谢您!”
     “谢什么?用行动证明吧。”
     陈杨微笑道:“你考上大学,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是,我懂了。”
     ……
     李主任即将离开,临行前特意来见陈杨。
     这层关系,他无论如何都不愿割舍。他看出陈杨潜力无限,或许日后还需仰仗此人。
     因此,必须和陈杨处好关系。
     李主任走进陈杨的办公室,见他还未挪动位置,便急切问道:“陈杨,为何不换办公室?”
     接着又埋怨杨柯:“杨柯,你为何不帮忙搬办公室?”
     你是杨厂长的侄子,该管也得管。
     我给杨厂长面子,可不是给你面子。
     “李主任,是我自己不愿搬,刚才杨柯也劝过我了,但我执意留下。”
     陈杨摆摆手,让杨柯找个借口离开。杨柯会意,提起水壶起身出去了。
     水壶明明是满的,但他还是走了。
     看来他是不想在李主任离开前回来。
     李主任对杨柯的理解能力颇为欣赏,坐下后说道:“陈杨啊,你这性子也太软了。住在四合院时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心慈手软可不是好事。”
     “什么心慈手软,就是不习惯一个人待在屋子里。”
     陈杨笑着回答,“您也知道我,从小就吃百家饭长大,以前睡觉总是一个人,实在不喜欢孤独。那种感觉太难受了。”
     说到这儿,我已经把我的经历告诉您了,您就别再提别的事了。
     我决定留下,那就不走了。
     李主任听出陈杨的坚决,便不再多劝,转而说:“既如此,不如再找个伴儿一起生活。你觉得傻柱的妹妹如何?先试着相处看看,能过日子就行。”
     “不必了。”
     陈杨一听这话就急了:“我现在正谈着恋爱,见家长的事都快安排了,估计不久就要订婚结婚了。”
     “有对象了?”
     李主任原本还想推荐自家亲戚中的适龄姑娘,现在听到这话,顿时打消了念头。
     连何雨水都看不上的人,那未来的妻子岂不是得貌若天仙?
     “哪儿的?叫什么名字?家境怎么样?”
     李主任连续发问,陈杨始终微笑不语。他承诺将来结婚时定要邀请李主任,之后便缄默不言,任凭询问也一字未吐。
     “随你吧。”
     李主任见状不再追问,只叮嘱道,“晚上不见不散,改天去傻柱家吃饭,可别忘了。”
     陈杨立即应承下来。不过是饮酒作乐,他自然奉陪到底。
     将近午时,陈杨再度拨通学校电话,这次接听的是宋沁蓉。
     宋沁蓉听闻陈杨有事,未作多言,仅说:“若你不打来,我也正欲联系你。今晚我要赴小姨家,近两日恐怕没空,见面后再通话。”
     显然,这趟行程关乎重要事宜。
     此事迫在眉睫。
     陈杨亦简短回应:“好,你小心些,我今日忙毕,若无他事,便送你归家。”
     “嗯。”
     尽管尚未正式踏入见家长阶段,宋沁蓉已完全接纳陈杨,护送归家之事毫无异议。
     反之,她更期待尽早让陈杨认识自己的家人。即便当下无法实现,偶遇亦不失为良机。
     宋沁蓉坚信陈杨不会被家人察觉,正如她确信自己在陈杨心中之分量。
     这便是二人间的默契。
     平日相伴,遇事各司其职,这才是理想的生活状态。
     陈杨与宋沁蓉皆持此念。
     晚上聚餐,没有特别的事情,不过是轧钢厂几位领导在一起推杯换盏。
     陈杨其实很不喜欢参加这种带有领导的饭局,规矩繁多,座位都有讲究,这样的场合纵使喝再多酒也无趣得很。
     这次饭局的焦点无疑是李主任,而杨厂长坐在主位。李主任目前和杨厂长平级,意气风发;杨厂长温和却内敛,言辞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让人难以反驳。

第122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