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七章 三年[2/2页]

逆血苍生 灭度莜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睛很亮,透着希冀。
     白歧的眼前,莫名浮现出当年自己在季老面前的一幕。
     那时候的自己,也如这般,对一切充满了新奇。
     白歧眼神恍惚了一下,随即回过神来,心中便是一动,按着孙诚脑袋的右手,体内顿时分出一股修为,顺着右手融入孙诚的身躯。
     感受到体内的灵力,暖洋洋的,很舒服,孙诚的眼睛眯得更甚,几乎只剩下两条缝。
     很快的,灵力回转,被白歧重新收回体内,于心底微微一叹。
     “果然灵根这种东西,不是随处可见,就算我这般寻常的资质,也属百里千里挑一......”
     一番查探,白歧发现孙诚并不具备修仙的资质。
     但看着孙诚亮晶晶的双眼,白歧又不忍打击他,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蓦地,如想到了什么,白歧心中又是一动,眼睛亦是一亮。
     常言道:长不习武,少不炼丹。
     年长者,骨骼定型,再想练武难上加难,唯有从小时候抓起,才能打下武学的底子。
     而年纪太小者,也不适合修仙,对于一些理论基础很难理解,一旦出了岔子,很容易走火入魔。
     因此,大多修士基本都是从十岁往后,才开始接触修炼,然后入门。
     白歧想到的就是,或许孙诚还太过年幼,体内灵根还未显现,才没能查探出来。
     但,无法修炼不代表不能打下基础。
     修真不行还可以练武!
     还记得第一次进入典藏阁内,白歧在第一层随意翻看了一部武学典籍——“蛮冲诀”。
     以修士的记忆,只需看过一遍,就基本不会忘。
     而白歧也曾跟随季老修炼过内力,对于基础要义都能说得上来。
     另外,白歧曾在曲风宗内门李旭身上看到过内劲的痕迹,这说明练武并非不能入道。
     想到这里,白歧微微一笑,看着孙诚,“怎么?你想学?”
     “想!”明明还很小,孙诚却认真的点头,神情满含希冀。
     “好!我教你......”
     ***
     时间飞逝,转眼又过去两年。
     这一日晌午,山中一处空旷之所。
     小小的身影如幼师,翻转腾挪,动作行云流水,在原地掀起一股微弱风浪,每次脚步落下,地面都会出现一个浅坑。
     五岁的孙诚,动作迅捷狂猛,比之寻常成年人都要敏捷,力量也是远超过同龄人。
     “喝——”
     猛地一声低喝,眼中亮芒一闪,孙诚猛然握拳,收于腰际,随即爆发,一击直拳打向迎面的一颗老树。
     这一拳并未直接击中树干,隔了有不到寸许的距离。
     然而——
     噗~
     似有一股不弱的劲力透过孙诚的拳面迸出,落在树干上。
     哗哗~
     零散叶片纷纷洒落。
     深吸一口气,孙诚收势,缓缓平息了体内翻腾的气血,旋即转身,兴奋的望向后方之人。
     “白叔,你看我这套拳法怎么样?”
     白歧微笑点头,眼神却有些古怪,“不错!还算有点样子!不过...距离真正的高手还差得远呢!”
     孙诚脸色一苦,低头愁眉苦脸,似嘀咕了句什么。
     “今天就到这里,回去吧......”
     “恩!”
     .....................
     这“蛮冲诀”不愧是可比凡人中武道至典的功法,内外兼修,不仅锤炼肉身,修出的内劲也是霸道,无坚不摧。
     两年前,自从白歧答应教授孙诚练武后,二人便时不时到这里来练习一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白歧惊奇的发现,孙诚对于练武,竟有一种远超常人的天赋。
     在他的指点下,孙诚很快便掌握了要领,不仅学会了行功,招式也是有模有样,比起白歧当年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当年白歧也是五岁,修炼了整整十年,才修出那么丁点儿内劲,而孙诚的体内,都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内劲!
     这一点,连白歧都是目瞪口呆,每每想起当年的自己,再与此时孙诚一比,也都忍不住老脸泛红。
     好在面对孙诚,至少还需维持住身为长辈的威严。
     故此,白歧没有表现出来,孙诚自然也看不出来......
     ***
     很快回到家中,吃过午饭。
     在白山和张怡二人笑吟吟的目光下,白歧起身,随手拿起桌上的一壶米酒,推门而出,便向着后山方向缓步行去。
     二人看着白歧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消失,忍不住心中一叹。
     很快的来到后山某处,前方是一座座小土包,白歧走到一处新立的墓碑之前,也不顾地上脏乱,一甩下摆,席地而坐,随即便斟上一杯放下,然后自饮自斟了起来。
     山中的米酒不似烈酒,较为醇厚,带着丝丝甜意,入口清凉,沁人心脾,随后又有一股暖意升起,喝起了很是舒服。
     当年的季老除了品茶,也最好这口。
     因此,每当白歧去他那里修行时,也时不时会捎上一壶米酒,惹得老爷子总是眉开眼笑。
     每当想起这些,白歧的心中,都会隐隐作痛。
     一杯一杯复一杯下肚,白歧的双眼渐渐迷离,往昔的一幕幕自眼前掠过。
     季老死后,村里人将他葬下,却无人知道他真正的名字。
     虽然是小小的山村,并不是什么大的宗族,但出于尊敬,便以“宗老”之谓立碑,村里人也确实将季老当成长辈看待。
     因此,在其身故后,哪怕不是忌日,总会有人时不时来祭拜一番。
     白歧回来之前,来这里祭拜次数最多的,是孙浩。
     自从白歧回归,这件事便成了白歧的分内之事。
     每当心绪动摇,白歧便会来到季老的坟前,对着墓碑,就像看到了当年之人,与之对饮,抒发感念。
     短短三年,却比以往任何一段时光都要充实,仿佛真正回到了童年,弥补了那段空缺。
     这三年里,整天面对白山和张怡的笑颜,白歧真正感到了满足。
     忘记了修炼,忘记了一切纷争,只专注享受这天伦之乐。
     关于修炼的一切,在亲情的面前,也都看淡了。
     只是,对于白歧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人,却永远的少了一人。
     望着墓碑上的五个字,白歧的双眼却没有焦点,仿佛穿透了一般,不知望向何处,却有一股奇特的气息,于此时徐徐自他身上升起......
    喜欢。
  

第三百零七章 三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