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1章 客家人[2/2页]

无限升级科技 阿勇老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并且把研究或者制造涡扇发动机的那些国有或者军工单位通通都裁撤了,合并到零度机械集团旗下的航发分公司里。
     这摆明了就是把过剩的生产力处理掉,算是甩包袱吧!
     这几年航空工业的工程师们日子真不好过,到处都在裁员。
     真不知道以前那些写小说的,怎么想的?
     老是写些前苏联解体,冒着生命危险去挖航空公司墙角的剧情。
     人家都失业了,还用得着挖?
     姜大邺现在已经在整理公司的人事招聘制度,没有达到一定级别的老毛子工程师,他都拒收。
     而现在,有了鲲鹏一号,就肯定会有更小号或者更先进的鲲鹏二号、三号、四号。
     陪同李世林来的何领导。
     这个家伙现在也就30来岁,以后的政治生命还有很长。
     整个华城的领导班子,年纪都比较偏大,唯独他例外。
     要说客家人在这一方面,还是比较团结的。
     要不怎么会有兰芳共和国,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加坡独立建国,缅甸,泰国……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华夏的汉人中,有一个特别古老的分支—客家人。
     这群人可能是延续了老祖宗(秦国)的强大的好战基因,在战争指挥这一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近代史每一个重大事件,都少不了他们的存在。
     但在做生意方面,迄今为止,除了姜大邺,却是渺渺无几。
     尽管他们临近潮汕这些天生的生意人,也没有学到其精髓。
     也只能说客家人的天赋在于战争。
     现在是和平年代,客家人没有了发挥的余地,他们除了做点生意,就只能在官场上博一把。
     效果也非常显着,近几十年来,粤省的高官,客家人占据的比例十有七八。
     客家人居住地,大多处于贫困山区,除了读书走出去外,就只能依靠着声名显赫的富豪带领其发家致富。
     李隹成就不说了,现在好不容易又出现了姜大邺这样的强势富豪,而且还是正宗客家人。
     他们为姜大邺旗下的公司创造最大的便利,尽量争取不给其造成麻烦。
     如今的华城市已经成为客家人心中的一个标杆,也算是姜大邺人气最广的一个根据地了。
     当时无心插柳柳成荫,完全是出乎意料之外。
     姜大邺没想到自己的家乡父老们,居然也有如此可爱的一面。
     面对客家人如此窘迫的境况,他也不能坐视不理。
     除了加大那边的基础设施外,他还打算在梅城多收购,多兴办更多的企业,让那里人民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喜欢。
  

第111章 客家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