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2章 生物冶矿[1/2页]

无限升级科技 阿勇老哥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姜大邺旗下的高精尖科技公司,严格的说,就只有一家—启明科技公司。
     这家公司刚开始也只是研究开发u盘,MP3等简单类电子产品。
     后来,因为台岛危机,又收购了多家台岛电子企业,就干脆合并到启明科技公司。
     由此,扩大了多倍规模后的启明科技公司升级为集团公司。
     现在的产品多了很多,比方说IPS液晶屏,电脑主板芯片,内存,GPS导航系统,飞机驾驶主控集成系统,汽车控制集成系统等等。
     启明科技集团总裁吕正斌,研发部首席部长梁猛松。
     公司的主要工作在于研发和成品组装,有点类似于北美的德州仪器或者是苹果科技公司。
     研发出来的产品或者技术,主要是授权给其他OEM厂商生产,最关键的组装由旗下的生产厂家完成。
     这样就把公司的生产和营销分出去了,专注于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尽管如此,姜大邺觉得自己的科研力量,还是很薄弱。
     尽管他已经把招聘的待遇提高了几倍,还是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状态。
     这个时代就是这么操蛋。
     现在,很多人都是崇洋媚外的,骨子里对国内的企业发展信心不足。
     他们最优选的工作就是那些外资企业,其次是中外合资企业,再次就是国有大型企业,最后才是民营企业。
     即使民企把待遇提高的再多,也很难挡住这些人的选择。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当舔狗,只是国内企业长期对科研人员的不重视,造成了这些人的心态失衡。
     短时间内,姜大邺想把这些人的心态矫往过来,那是不现实的。
     在国内,行政岗是高于管理岗的,管理岗又高于技术岗。
     相比较权利和待遇,科研人员是完全占不到便宜的,这无疑又是雪上加霜。
     他们辛辛苦苦的搞研发,为企业创收,为国家博得荣誉,不仅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权利,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还要操心。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话题。
     这也是吕正彬的老母亲,不愿意他去搞科研的真正原因。
     所以他现在把启明科技更改了注册所在地,变成了完完全全的外资企业。
     所有的财政全部由美元结算,就连商标名称都附带了英文标注。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启明科技在国内的待遇变得更好了。
     除了正常的外资政策优惠外,政府更是额外增加了蓝本户口的签发。
     只要是启明科技的正式员工,便有机会获得北京的蓝本户口,经过一年至三年的考核期后,可以完全转正。
     这对他招聘科研人员就是一个巨大的帮助。
     他还打算圈上一大块地,建设上百座别墅和几十,上百栋高楼,作为科研人员的福利。
     如果要得到房屋完全所有权,必须等工作十年以后,才有此机会。
     想到这里,他又觉得那些搞网络的也不能够厚此彼薄,否则以后队伍就难带了。
     如果依照他的规划,按部就班的发展到以后,两个部门至少大概有2万多到5万多

第142章 生物冶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