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比拼拳脚,明日则是骑射。
张忠走近一处擂台,刚好看见一个长得雄壮的士兵将另一人打倒在地,说是拳脚,自然不是什么武功之类,只是搏斗的一些技巧而已。
“这样还不错,我便不继续巡视了,你留下替我盯着点。”张忠转了一会,见各处擂台都有模有样的不由对身旁的赵坚吩咐道。
“喏!”
赵坚知道这是张忠信任自己,闻言连忙激动的回答道。
张忠见状满意的点了下头,便转身离开了,他还得去寻阮安。
.......
清凉山是南京的发源地。
东汉建安十六年,吴主孙权迁都至秣陵,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这便是石头城的由来。
其后历经六朝风雨,石头城一直是金陵城西北的望江要塞。
到唐朝后,江水改道西移,清凉山不再与长江相接,石头城遂渐荒废,转而成为南京士民踏青觅翠、发思古之幽情的好去处。
到明初时,清凉山以石城霁雪、清凉问佛二景名闻天下,引得无数士人香客心向神往。
张忠离开校场后便直奔清凉山而去,他倒不是学士人香客游览美景,而是江南格物院已经准备建在清凉山脚下了。
今日他与阮安相约一起去视察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时值春日,气候宜人,今日又阳光明媚,春风袭来,让人十分舒服,所以当张忠骑马向清凉山驶去时,一路上便见到许多出门踏青之人。
有的是一家人雇一辆马车,全家一日游,有的是几名书生携手,吟诗赏景笑语连连。
张忠见此情此景,心中不由畅快了几分。
“吁”
张忠一拉缰绳让马停了下来,因为他已经到了清凉山脚下了。
在他眼前,许多人正在忙碌,而在不久后,江南格物院将在此地拔地而起。
张忠向施工地走去,便在不远处瞧见了阮安的身影。
阮安拿着图纸,指挥着工匠该如何将他设想中的江南格物院完美展现出来。
张忠见状不由失笑,将此事交给这样一个营造天才就是让人省心。
待阮安讲完,工匠离开后,张忠这才踱步走了过去。
“看样子一切都很顺利嘛!”张忠走到阮安身前笑道。
“建造江南格物院容易,建成之后了,我们到哪里去寻经验丰富的工匠入格物院?”阮安皱眉道。
“这江南百业兴旺,有一技之长的工匠可比京师多,你怎么还犯愁呢?”张忠疑惑道。
“每年这个时候轮班匠将赴京服役,到时南京这里的工匠不好找了。”阮安解释道。
张忠闻言这才记起在京师时那次他与阮安受命修九闸时,他对明朝的工匠制度有过一番了解的。
简而言之,如今的工匠依旧被封建劳役束缚住了。
他们还不能自由的从事自己的职业。
但是张忠知道的是日后若想实现工业化,便必须将这些工匠从封建劳役中解放出来。
因为只要这些人能够自由的从事各行各业,社会分工才会日趋细化,新的社会组织才会形成。
当时在京师张忠便有了这个心思,只是那时毕竟是在京师,天子脚下,屁大点事都可能掀起轩然大波。
而此时的张忠在南京,身为南京守备的他没有太多的顾忌,想将江南的工匠解放出来还很困难。
但是若仅仅是南京一地的,张忠还是能够办到的。
办法张忠知道,那便是班匠征银,简单来说便是允许班匠以银代役,只要按规定出办工价银,班匠本身可以不去服役。
而要实现此事,他还需要去见一见应天巡抚周忱。
张忠想到此处愈发振奋,与阮安说了自己的想法后,便匆匆骑马回城了。
喜欢。
第137章 解放工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