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6章 论倭寇[2/2页]

大明勋二代 八百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与此同时,元末明初战争中,战败的方国珍、张士诚等残余部队退入沿海岛屿,据岛为寇,勾引日人结为势力,侵扰东南沿海。
     此时的倭寇多是真的日本人,而明朝人只是带路党。
     而等到了嘉靖时期,尤其“宁波争贡事件”后,夏言坚决主张“祸起于市舶”,于是嘉靖皇帝关闭了宁波市舶司,断绝日本的朝贡渠道。
     堵塞正常渠道后,刺激了走私贸易的迅猛泛滥,成为嘉靖倭患的一个诱因。
     而此时的倭寇则已经与明初完全不同了。
     正如明史《日本传》记载“大抵真倭十之三”,即真正的日本海盗大概只占三成。
     “倭寇”的首领及基本成员大部分是明朝人,即海上走私贸易商人。而日本浪人只是扮演下属,打手的角色。
     嘉靖时期的所谓御倭战争其是一场中国内部海禁与反海禁的斗争。
     之所以会有这个误会,乃是当时有名的倭寇王直有意为之。
     明朝把王直集团称为“倭寇”,王直集团也故意给自己披上“倭寇”的外衣,他们其实是“假倭”,而“真倭”的大多数却是王直集团雇佣的日本人,处于从属、辅助的地位。
     他这样做的目的便是有意制造混乱,保护自己。
     王直等人每攻掠一地,必放出风声,诡称为“岛夷”所为,以致明朝官方不明真相,误以为日本海盗入侵。
     除此之外也是因为明朝的平倭将领为了冒报战功,虚张声势,在作战失利时谎称倭寇进犯,夸大敌情。
     稍有斩获,便把一般海盗当作“真倭”上报。
     因为官方规定,擒斩“真倭贼首”一名,可以连升三级获赏银一百五十两;擒斩“真倭从贼”一名,可以升一级或赏银五十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是个聪明人都知道“真倭贼首”更加值钱,如此一来,日本倭寇入侵自然成了铁一般的事实。
     回到眼前,张忠见李隆向他问起倭寇一事,不由暗道“李隆旧在南方,或许有不一样的见解。”
     于是诚恳道“我所知不多,你若了解倭寇,不妨给我说一说。”
     “我朝建国之后,倭寇便没有断过,以前倭寇多选择攻击的是辽东,可如今他们不太愿意进攻辽东了,反而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事件愈发多了。”李隆徐徐说道。
     “这是何故?”张忠好奇问道。
     “被打怕了。”李隆嗤笑一声,随即解释道:
     “永乐十七年,倭寇1500余众,分乘寇船31艘,从马坨子出发到登沙河海口,弃舟登岸,直扑望海埚城堡。”
     “可惜倭寇时运不济,碰到了广宁侯,时任辽东总兵官刘江,在广宁侯的带领下,我军大胜,共杀死倭寇742名,生擒857名。”
     “望海埚大捷。”张忠听到此处不由激动的脱口而出。
     “没错,此战之后,倭寇便不敢再侵扰辽东了。”李隆颔首道:
     “所以你此次巡视浙江,若是碰到倭寇,一定要狠狠的揍他们,让他们闻风丧胆,不敢再轻易侵扰沿海一带。”
     张忠闻言重重的点了下头。
     随后两人便开始推杯换盏,直到傍晚时分,张忠才尽兴而归。
    喜欢。
  

第156章 论倭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