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0章 证券教父的时代预言[2/2页]

九零倒爷 皇明浪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一阵骚动。穿西装的经济学家们交换眼神,邮局职员则一脸茫然。
     “依据呢?”一个花白头发的老者问,他是武大经济系的教授,手指关节粗大,像是常年捏粉笔留下的痕迹。
     雷宜雨翻开白皮书第37页,指向一组数据:“今年财政赤字占GDP的2.7%,明年国企改革需要资金,财政部一定会重启国债期货市场融资。”
     “那互联网泡沫呢?”有人质疑,“现在连‘因特网都没几个人听说过!”
     雷宜雨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串数字:“美国网景公司明年上市,市值会突破20亿美元。五年内,全球互联网企业估值将膨胀到不可持续的程度。”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至于次贷危机——”雷宜雨的粉笔停在半空,“美国房价连续七年上涨,银行放松贷款标准,垃圾债券打包成金融产品……这个链条一旦断裂,就是系统性风险。”
     桌尾的制服年轻人突然抬头,笔尖在纸上顿了一下,留下个明显的墨点。
     散会后,雪下得更大了。
     雷宜雨站在窗前,看着参会者陆续离开。他们踩过积雪的脚印很快被新雪覆盖,像被擦去的铅笔痕迹。
     “那个小林没走。”老吴凑过来,扳手指向楼下,“在门口晃悠呢,估计等咱们下班。”
     苏晚晴正在整理文件,闻言抬头:“要避开吗?”
     “不用。”雷宜雨从抽屉里取出一只牛皮纸信封,递给老吴,“把这个给他。”
     信封里是一份剪报合集,最上面是1988年《经济日报》的一篇报道,标题是《国债期货试点可行性研究》,作者署名“郑明”。
     “这是……”老吴捏了捏信封,疑惑道。
     “让他带句话。”雷宜雨系上大衣扣子,“就说327合约的教训,有人记得。”
     深夜的长江边,风雪呼啸。
     雷宜雨独自走在江堤上,手里攥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报。电报来自深圳,内容只有一行字:“网景公司提交IPO申请。”
     他停下脚步,望向对岸的武钢高炉。炉火在雪夜中通红,喷出的烟尘被风吹散,像一片淡墨色的雾。
     三年前,也是这样一个雪夜,他站在汉正街的集装箱里,用红蓝铅笔在报纸边角写下第一个商业计划。那时没人相信一个倒卖国库券的小贩能预见未来。
     而现在,未来正按他写下的轨迹缓缓展开。
     雷宜雨把电报折好,塞进大衣内袋。雪落在他的肩头,又很快融化,像无数个尚未实现的预言。
    喜欢。
  

第240章 证券教父的时代预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