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6章 光谷实验室的暗夜之光[2/2页]

九零倒爷 皇明浪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雷宜雨敲了敲桌面,实验室的金属门自动锁死,“未来三个月,你们会在长江速运的冷链仓库里工作。那里有全套的晶圆试验设备,温度恒定,而且——”他顿了顿,“我们的骑手每天送生鲜时,会顺便给你们送饭。”
     凌晨四点,雷宜雨独自驱车来到东湖边的一处废弃码头。
     芦苇丛中闪出个黑影,递来一部卫星电话。电话那头是新加坡口音的英语:“雷先生,那批被扣在巴生港的蚀刻机,我们可以帮忙转运,但需要您用防汛墙比特币支付。”
     “多少?”
     “三千枚。”
     雷宜雨眯起眼睛。这些比特币是2003年非典时期埋下的伏笔,当时长江货栈用区块链记录救援物资流向,他顺手在代码里预留了挖矿程序。如今这些虚拟货币正躺在瑞士银行的加密账户里,价值早已翻了几百倍。
     “两千枚,外加联发科下一季的芯片订单。”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成交。”
     挂断电话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雷宜雨从后备箱取出一个铅封箱子,里面是二十部改装过的诺基亚手机——它们的主板被替换成了光谷实验室自研的基带芯片,能绕过高通专利墙。这些手机将被混在长江速运的普通快递里,发往深圳华强北的某个柜台。
     三天后,武汉晚报刊登了一则不起眼的新闻:《东湖高新区停电检修,部分企业暂停生产》。而在地下12米的冷链仓库里,陈教授正盯着电子显微镜惊呼:“见鬼了!这改良过的FinFET结构,居然能用国产深紫外光源实现图案化!”
     雷宜雨站在他身后,手里把玩着一枚晶圆。这枚灰紫色的硅片上,刻着比头发丝还细万倍的电路,它们将在未来某天,成为撕开技术封锁的第一道裂口。
     窗外,一辆长江速运的电动车悄然驶离。它的保温箱里没有外卖,只有一摞用生鲜包装纸裹着的设计图——那上面记载着如何用二手设备堆叠出等效7纳米工艺的疯狂方案。
     雷宜雨知道,这场暗夜里的技术突围,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476章 光谷实验室的暗夜之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