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6章 粮票博物馆的商业奇观[2/2页]

九零倒爷 皇明浪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产线上的瑕疵品或回收的报废机,正好变废为宝。
     老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工装,背着手站在讲台上,一脸“凶”相,看着台下唧唧咋咋的小鬼头们,清了清嗓子:“吵吵啥?都安静!吴叔我先告诉你们,手机不是玩具,里边的小东西金贵着呢!要胆大心细,明白不?”
     他拿起一把小小的十字螺丝批:“看好了!第一步,卸螺丝!记住螺丝长短,待会儿别装不上!” 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眼睛瞪得溜圆,学着老吴的样子,笨拙又认真地对付起手机上的小螺丝。一时间,教室里只剩下螺丝批拧动时轻微的“咔哒”声。
     一个胖乎乎的小男生费了好大劲才拧下一颗螺丝,得意地举起来:“吴师傅,看我这个!” 老吴难得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嗯,劲儿使大了点,螺丝差点让你拧豁口!稳着点!”他走过去,拿过男孩的手机基板,“来,认识一下这个!这个黑色方块,叫‘基带芯片,它管打电话接信号的!没了它,这玩意就是块砖头!想当年,这玩意儿都得进口,咱们得看人脸色……”
     他指着旁边一块拆下来的诺基亚主板,那上面密密麻麻焊接着小巧的元器件:“看看人家老外的活,当时是精细!但咱长江系有办法!”他又拿起一块长江自产的、线路略显“粗犷”的主板,但上面几个关键芯片被涂上了醒目的红漆,“看到了吗?红漆这些部位,是咱们自己动手‘调教过的!就像给人装了个更强壮的小心脏,信号嗖嗖的!华强北的伙计们接过去,套个好看壳子,就是一部扛造的好手机!”
     孩子们听得入神,七嘴八舌地问开了:“吴师傅,我们能把它重新装回去吗?”“那个红的地方是什么?”“以后我能自己修手机吗?”
     老吴哼了一声:“装回去?行啊!谁要是能把基板、排线、听筒、话筒、电池都给我稳稳当当地装回去,还能开机响铃,我老吴私人奖励他一台刚下线的最新款长江手机!”他顿了顿,指着墙上一幅巨大的雷宜雨和陈爱红在新旧工牌墙前的合影,“记住啰!这些不起眼的小东西,不是你们手里拆着玩的零碎,是成千上万像陈爱红阿姨这样的工人,在光谷的车间里,一点一点‘炼出来的!咱们国家制造业的底气,就从这些小地方开始!”
     孩子们顺着老吴的手看过去,照片上雷宜雨的笑容沉稳自信,陈爱红拿着崭新的“制造脊梁”工牌,眼中带泪。他们再低头看手上那些冰冷零碎的零件,似乎感受了一份沉甸甸的重量,手上的动作也变得更加专注和细致。很快,螺丝刀碰撞声、小心翼翼的零件归位声取代了之前的喧闹,一张张小脸上都写满了前所未有的专注和探索的光。
     “江城民生印记馆”正门外广场上,一场简短而正式的授牌仪式正在进行。省教育厅的领导和市文化旅游的负责人笑容满面。
     苏采薇作为长江集团的代表,落落大方地接过一块崭新的铜牌:“‘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牌子上金灿灿的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教育厅的领导对着媒体话筒,声音洪亮:“这座独特的民生印记馆,特别是‘通讯变革展区及创新的‘拆机体验课程,以史为鉴,以实物教学,深入浅出地为青少年展现我国通信技术的巨大飞跃,是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典范!我们期待这里成为孩子们探索科学、了解国情、激发梦想的新课堂!”
     记者们的相机快门响成一片。苏采薇微笑着,目光却投向更远的天际线。她知道,这块牌子不仅是荣誉,更是把粮票博物馆的公益性、社会价值牢牢焊死,堵住了所有可能的非议。它像一个坚固的外壳,保护着内部不断蓬勃壮大的商业内核。同时,今天那些在教室里第一次亲手触摸到手机核心的孩子,或许其中几个眼神里闪烁的光,未来就能点亮一个行业的角落。这和雷宜雨在汶川前线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一个拯救生命,一个塑造未来。
     仪式结束,人群散去。苏采薇的手机震动起来,是瘦猴在加密线路里发来的消息: 「嫂子!宜雨哥带着汉卿他们已经摸到干扰源附近了,那帮家伙狡猾得很,跟兔子一样在山沟里蹿!北川那边电话里喊救命的声音,听着揪心!老吴让我问你,光谷这边……博物馆的‘奇观还顺利么?孩子们拆得咋样?」
     苏采薇看着短信,又回头看了看那座凝聚着旧时光和新梦想的建筑,编辑信息回复: 「奇观已立,授牌完成。孩子们正在把散落的零件拼回‘心脏,有孩子问,以后能不能自己造个更厉害的。光谷的根,算是扎下了。我们这边稳住,让他放心在前线,务必……把信号夺回来!」
     她把手机揣回口袋。广场上,夕阳洒在“粮票瀑布”装置上,透明树脂里的千千万万张旧粮票像是凝固的时光琥珀,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温饱与艰辛,又折射着新生的微光——那微光,是孩子们拆解又组装时碰撞出的火花,是即将在汶川山谷里与敌人信号搏杀的电波,更是雷宜雨那颗重生归来、在时代洪流中永不放弃锻造未来的“中国芯”。
     博物馆的大门还未正式向公众敞开,但此刻,这份融合了商业智慧、社会责任与沉重前线的沉默守望,本身就是一章惊心动魄又充满温情的传奇。而北川县指挥中心那断续的求救声,则像一根无形的线,紧绷着,连接着光谷的宁静与汶川的风暴,预示着下一场战斗的来临。
    喜欢。
  

第626章 粮票博物馆的商业奇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