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远征队回到了庇护所。
     当如同一座小山般的韧皮水犀尸体被运回,当一根根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铁节竹被整齐地码放在广场上时,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短暂的庆祝之后,更为艰巨的制造工作,无缝衔接地开始了。
     庇护所,这台小小的机器,被分成了三个高效运转的、既独立又相互协作的生产单元。
     整个庇护所,都变成了一座充满了叮当声、打磨声和劳动号子的喧嚣工坊。
     第一个生产单元,也是最艰苦、最火热的地方,那就是李向宾的锻造工坊。
     他的任务,是锻造出整个“生命之泉”工程的钢铁心脏——离心泵的泵体和叶轮。
     这与他以往打造刀剑、矛头和工具完全不同,它要求的是精度、结构和密封性。
     泵体的制造,是最大的拦路虎。
     林风的设计图要求泵体内部必须是一个平滑的、截面积不断增大的蜗壳形状。
     这个形状,对于保证水流增压、提高水泵效率至关重要。
     但用现有的锻造技术,直接敲打出一个内部是复杂曲线的、中空的铁疙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李向宾和两个女人,对着图纸研究了整整两天,一筹莫展。
     他们尝试着用铁板焊接,但根本无法保证密封性和强度。
     “大哥,这玩意儿……它娘的里面是拐弯的,俺的锤子伸不进去啊!”李向宾满头大汗,粗壮的胳膊上青筋暴露,脸上满是挫败感。
     “那就换个思路,不要总想着‘敲。”
     林风不知何时出现在了工坊门口。他拿起一块黏土,在手中迅速地捏出了一个蜗壳的形状。“我们不能把它敲出来,但我们可以把它‘浇出来。”
     “浇?”李向宾一脸茫然。
     “失蜡法。”
     林风言简意赅地吐出了一个古老词汇:“用黏土,先制作出你想要的泵体的最终模型,我们叫它‘外模。然后,在模型的表面,均匀地涂上一层蜡,蜡的厚度,就是你想要的泵壁的厚度。”
     “在蜡层的外面,再包裹一层黏土,形成‘内模。最后,加热整个模具,蜡会融化流出,内外模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和你想要的泵体一模一样的、中空的‘型腔。把融化的铁水,从预留的浇口灌进去,冷却之后,敲碎外面的黏土,一个完整的、一体成型的泵体,就诞生了。”
     李向宾和旁边的两个女人听得如痴如醉,他们从未想过,锻造还可以如此“取巧”。
     “我明白了!”
     李向宾的眼中重新燃起了火焰,他像个得到新玩具的孩子,立刻带着人,兴冲冲地去河边挖最细腻的黏土。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锻造工坊的重心,从打铁变成了玩泥巴和熬蜡。
     他们失败了无数次,不是模型做得不精确,就是蜡层涂得不均匀。但在消耗了大量的黏土和兽脂蜡之后,一个完美的、符合林风图纸要求的铸造模具,终于成型。
     在决定性的下午,整个锻造工坊的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熔炉的火焰被鼓风机催动到最旺,将庇护所储备的、最优质的铁矿石,融化成了金红色的、翻滚的铁水。
     李向宾亲自掌勺,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将致命的、滚烫的液体,稳稳地、缓缓地,注入了模具的浇口。
     “滋啦!”
     白色的蒸汽升腾而起,带着一股焦糊的气味。
     漫长的、如同一个世纪般难熬的冷却过程之后,李向宾用大锤,小心翼翼地敲开了外面那层早已被烤得干裂的黏土。
     当最后一块黏土脱落,一个通体黝黑、造型粗犷而又充满了工业美感的铁制蜗壳泵体,完整地、毫无瑕疵地,出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成功了!大哥!我成功了!!”李向宾激动地抱住那个还带着余温的铁疙瘩,这个七尺高的壮汉,眼眶竟然有些湿润。
     泵体成功了,叶轮的制作则交给了庞大海。
     叶轮的叶片,要求有精准的后弯式弧度,以达到最佳的水力性能。
     这无法通过浇筑完成,必须一片片地锻造出来。
     李向宾负责用最好的钢材,锻造出厚薄均匀的钢片,而庞大海,则用他那双胖乎乎的、却稳如磐石的巧手,接管了后续的所有工作。
     他的厨房,一半是灶台,一半成了工作台。
     他带着糖宝和另外两名心灵手巧的女人,先是用坚硬的木头,精细地雕刻出了叶片弧度的标准模具。
     然后,将李向宾送来的钢片,烧得通红,覆盖在模具上,用小锤一点一点地、极富耐心地敲打定型。
     这个过程,枯燥而又要求极高。
     庞大海却乐在其中,他发现,这种对精度的极致追求,与他制作一道顶级菜肴时,对火候和刀工的掌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周后,六片弧度完美、一模一样的叶片,诞生了。
     他又用庇护所能达到的、最牢固的铆接和焊接技术,将它们固定在一个圆形的轮盘上,最终形成了一个闪烁着金属寒光、充满了力量感的离心叶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而林风最重要的工作,是制作“轴封”。
     他将从水犀脖颈处取下的、最精华的韧皮,小心翼翼地裁剪成数个圆环。
     然后,将它们浸泡在提炼过的、滚烫的兽脂中,让油脂充分渗透到皮革的每一寸纤维里。
     经过数天的浸泡和晾干,这些皮环变得柔韧而又充满了弹性,表面覆盖着一层天然的防水膜。
     他按照林风的图纸,用这些皮环,加上弹簧和压盖,制作了一套最原始、却也最有效的“填料密封”装置。
     当它被安装在泵轴和泵体的连接处时,可以通过拧紧压盖,让皮环紧紧地包裹住泵轴,既能允许泵轴旋转,又能完美地阻止水分子的泄露。
     第三个生产单元,则是由秦岚亲自领导的、遍布整个庇护所的“管道工程队”。
     她们的任务,是将二十根巨大的空心铁节竹,变成一条长达三公里的、通往庇护所的“水龙”。
     这项工作,工程量浩大,但技术难度相对较低。
     所有的女性成员,都被动员了起来。她们分成小组,用烧红的长铁棍,将铁节竹内部那一层层的隔膜,一一烫穿,形成通畅的管道。这个过程烟熏火燎,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然后,是管道的连接。她们将一根根竹子的末端,细细地打磨,使其能够相互嵌套。
     连接处,则涂上一种由庞大海调配的、用橡胶树的汁液混合了细腻黏土制成的、黏稠的密封剂。连接好后,再用坚韧的兽筋,将接口处死死地捆绑起来。
     一根,两根,三根……
     三公里长的管道,就这样,在女人们一双双勤劳的手中,一米一米地,从庇护所的中心,向着东方的冰河,顽强地延伸而去。
     与此同时,李向宾在完成了泵体制造后,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建造水塔。
     他在庇护所内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带领着众人,用石头和水泥(由石灰石烧制),砌起了一个高达十五米的、坚固无比的塔基。
     在塔基的顶端,他们又用最厚实的木板和缴获的、零星的金属板材,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用鱼胶和橡胶液做了严密防水处理的、能够储存数十吨水的密闭蓄水池。
     林风则在自己的实验室里,亲手改造了一台大功率电机。
     他用双层的橡胶和厚厚的兽脂,对整个电机进行了严密的防水处理,确保它能在河边潮湿的环境中,长期稳定地运行。
     一周后。
     所有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河边的冰面上,多了一座用石头和木材建造的、坚固而又简陋的小屋——泵房。
     那台凝聚了庇护所所有人智慧和汗水的、充满了蒸汽朋克风格的电动离心泵,被稳稳地安放在其中。
     它的吸水管,像一根巨大的象鼻,通过冰层上的开口,深深地探入了冰层之下汹涌的河水中。
     它的出水口,则连接着那条蜿蜒三公里、如同巨龙般盘踞在雪地上的黑色管道的起点。
     所有人都聚集在庇护所内,那座高耸入云的水塔之下。
     所有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紧张、期待。
    &n

第159章 新的时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