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杜丽娘着名的唱词。但是这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并非仅仅属于《牡丹亭》。汤显祖的一位读者俞二娘,在现实中也把这个故事演绎了一遍。
据传,俞二娘在读了《牡丹亭》以后,用蝇头楷在剧本间作了许多批注,深感自己不如意的命运也像杜丽娘一样,因此她终日郁郁寡欢,最后竟然也“断肠而死”了。
文学作品写的太好了也会害死人,俞二娘临终前从松开的纤手中滑落的,正是汤显祖《牡丹亭》的初版戏本,而且“饱研丹砂,密圈旁注,往往自写所见,出人意表”。
汤显祖得知消息后,挥笔写下《哭娄江女子二首》:“画烛摇金阁,真珠泣绣窗。如何伤此曲,偏只在娄江。何自为情死,悲伤必有神。一时文字业,下有心人。”
但是如果众人知道,汤显祖竟然是不风流的得意门生,不知会让多少人笑喷。
但是如果众人知道,何心隐竟然是不风流的宝贝儿子,不知会让多少人噎死。
但是如果众人知道,很多人竟都是不风流的传人弟子,不知会让多少人吓死。
何心隐继承了不风流的政治才能,汤显祖继承了不风流的戏剧才能,许仲琳和吴承恩继承了他的写作才能,徐霞客继承了他的山川才能,徐渭继承了不风流纵横家的才能,等等等等,大侠不风流的弟子,真的是个个不俗,全都是些超人弟子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虽然不风流的这些传人各有各的神奇,各有各的的专长,但是真正接了不风流全部衣钵的,最是出类拔萃的那一个,无可争议的还要数徐渭,当之无愧的徐渭!
徐渭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
他是诗人、画家、书法家、军事家、戏曲家、民间文学家、酒徒、狂禅居士、道士、旅行家、历史学家,等等等等,简直就是个不折不扣的瑞士军刀男!
徐渭以一介布衣之身,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因为徐渭跟普通人不一样,他对这些各行各业可不仅仅只是涉猎这么简单的,他是精通,是另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行业顶尖高手!但是很可惜的是,这个“明代三大才子”的结果,都好惨啊!
到画画,齐白石老先生曾经发自内心的感慨道:“愿为青藤门下狗。”青藤者,徐渭也!
到戏剧,徐渭的短剧《四声猿》(包括《狂鼓史》、《雌木兰》、《女状元》和《玉禅师》),当时就是艳压群芳的顶尖作品。王骥德以徐渭的学生身份称赞《四声猿》是“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到纵横,如果没有徐渭在胡宗宪旁边指点,嘉靖朝的抗倭战斗不可能打的那么的顺,戚继光压根就不会有出头之日,更不会有戚家军后来的八面威风,也不会有那么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妙阵法和武器!
徐渭正如不风流一样,少才,“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言”“书一授数百字,不再目,立诵师听。”。而更绝的是,徐渭十岁仿扬雄《解嘲》作了一篇《释毁》,性格豪放,“指掌之间,万言可就。”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徐渭的好,是好在像不风流,但是这坏却也是坏在太像不风流!徐渭正如不风流当年一样,身负大才却连续八次应试不中,“再试有司,皆以不合规寸,摈斥于时。”
喜欢。
第408章 不风流的超人弟子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