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也不是生来就是圣人,一下生就化鹏的。圣人庄子的思想高度,也是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这其中最典型例子的就是庄子的与时俱化,也可以成是与时俱进。
话庄子有一在山中行走,看见一棵树长得很美很高大,枝叶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树旁却不伐它。庄子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伐木者回答:“这棵树没有什么用处。”庄子:“这棵树因为不成材,结果却得以终其年了。”
然后,庄子领着众弟子出了山,来到县邑住在了老朋友的家里。老朋友见到庄子来很高兴,立刻就吩咐下人准备酒肉。童仆打算杀一只鹅,于是就请示庄子的那个朋友道:“一只鹅会叫,一只鹅不会叫,请问杀哪只?”
庄子那朋友想也没想就道:“杀那只不会叫的。”
第二,弟子就向庄子请教了:“昨山里的那棵树,是因为不成材而得以终其年;可昨我们吃的那只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杀死了,先生您将在成材与不成材这两者间,处于哪一边呢?”
庄子笑着道:“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似乎是合适的位置,其实不然,所以还是免不了遭到祸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这样了:既没有美誉,也没有毁辱,时而为龙,时而为蛇,随时势而变化,而不肯专为一物此为与时俱化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庄子把道家思想完全融化进了下人的血脉里面,如此一番惊地泣鬼神的伟业,我们在他的一个故事当中,也可以略微的窥其一斑一下——
庄周曾经有一次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这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截止到庄周梦蝶为止,其实他应该就已经领悟到将自家这道教的思维,如何融入进下人血脉里面的方法了。而等庄子到了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时期,他的境界已经无法让人企及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真正达到自己所的自由自在的境界,“无己”、“无功”、“无名”——圣人无名!
在我们看来,道家思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岂不知有一样只属于中国的基因,已经我们华夏子孙的血脉特色。我们以为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思想,早就烟消云散虚无缥缈了,岂不知这股烟尘一直伴在我们左右,甚至已经影响到全球了!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停!”
辫子老头正在那里拽文,被不败断然喊停了,“我们还是继续咱们刚刚那话题吧,我还很好奇呢,孔子之后500年的圣人,究竟是哪位呀?!”
喜欢。
第438章 乘风驾景飞上了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