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身材修长、气宇轩昂的老年书生。他穿着长袍,手里拿着一张报纸,融合了士人特有的书卷气,显得儒雅而又肃穆。
王至诚抬头望向康有为,恭敬地说道:“南海先生,我是东北帝国大学的学生王至诚,如今学业有成,决定返回中国,愿为民族振兴贡献毕生精力。”
“过时的凤凰不如鸡,虎落平阳被犬欺啊!”康有为突然看到王至诚眼里盯着他手里的报纸,担心王至诚要,就扔进垃圾桶里,解释道:“不过是一张旧报纸而已。”
王至诚直言:“不瞒康先生,我前来是希望能够讨得一个护照。”
康有为皱眉:“护照并非一朝一夕能办,中国与日本早已互通,何必多此一举?再说,他们是在为难你。”
王至诚心中隐忧:“日本人众多,担心间谍混入。”
“贤侄,不必担心。”康有为轻声安慰。
王至诚说道:“松井推荐我回国辅佐溥仪,我的老师佐藤松本也支持,但我不知道您对此有何态度?”
康有为缓缓开口:“我忠于清朝,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组织保皇会。当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时,我曾亲往探望,他急需你这样的幕僚!”
王至诚犹豫:“溥仪寻求帮助,已是卖国,您何必做保皇党……”
康有为宽容地说:“保护的不是一个皇帝,而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王至诚意识到该给康有为让座,伸手招呼:“康先生,请坐。”
康有为坐下,问:“您对我们的建议如何?”
“恕不能从命,我是不问政治的。”王至诚直言道,尊重地端起一个玻璃杯,倒了一杯热茶递给他。
“那就聊聊书法吧。”康有为说。
“论书法,您是前辈,在您面前谈论,实在是班门弄斧。”王至诚满怀敬意。
“不过讲无妨。”康有为鼓励道。
王至诚说:“康先生是继阮元、包世臣之后的大书法家,您的《广艺舟双楫》总结碑学,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碑学。”
康有为微笑:“如今临帖者太多,王羲之的《兰亭序》上千个版本。我认为书法应‘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碑可宗。”
王至诚回应:“《兰亭序》如今走下神坛,我也是其收藏和临摹爱好者,不知您为何对我如此感兴趣?”
康有为认真地说:“我希望见你后,你能从《兰亭序》中走出来。”
王至诚点头:“但您在主张‘尊碑的同时,也在极力‘卑唐,将唐代书家创作一笔抹杀。”
康有为回忆着:“我早年学习过多种书法,终未放弃对王羲之《兰亭序》的研究。”
王至诚问:“康先生的碑学是基于南北朝的魏碑,您为何不尊古,却要辅佐清王朝复辟呢?”
康有为微微一笑:“看来至诚君对我康某人还是了解的。”
王至诚坚定地说:“康有为,名有为,已于前天(1927年3月31日)在青岛病逝……”
“啪!”康有为手中的茶杯落下,震惊道:“什么?他病逝了?”
紧接着询问:“你怎么知道的?”
王至诚走向垃圾桶,捡起康有为丢掉的报纸,一把扯下康有为的长发和胡子,正是他的老师佐藤松本,微笑着说:“我的佐藤先生,您的报纸还没有看完吧
第19章 真假康有为:历史的迷雾与真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