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9章 天主教堂:秘密会议正在进行[1/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滂沱大雨的洗礼下,徐家汇教堂显得格外庄重和神秘。日本情报人员藤原朴田紧了紧风衣,带着阿香(沈碧慧)和田园小姐,也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三人迅速寻找一个隐蔽的角落,避开雨水和视线,悄然坐在王至诚的身边。窗外的闪电偶尔划破阴霾,照亮了他们紧张而焦虑的面庞。
     一位身材魁梧、满脸胡须的男子站了起来,故意没有注意到刚才的情形,和蔼地问道:“‘震旦的代表王至诚来了吧?”王至诚不由得向邵力子的左边望去:此人年约五十,头戴教主冠,身穿长白衣,浓密的黑胡须如银河泻玉,飘逸而不失风度,宛如一位道骨仙风的长者。
     王至诚也站了起来,深深鞠了一躬,客气地说道:“卑职王至诚。”
     大胡子男子微微一笑,温和地说:“果然书圣世孙,《兰亭序》写得潇洒俊美,而作者更是风流倜傥啊!”说罢,他离开主席台,迈着矫健的步伐,朝王至诚走来。
     王至诚对他的大胡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留胡子在他眼中不仅是造型之美的象征,更是智慧和资历的象征。在古时,有“蓄须明志”的说法,中国人的胡子与苏、德那种粗犷不同,显得更加精致而诗意。传闻于右任从三十岁起便开始留胡子,并每日以开水细心清洗,晚上还将胡子装入特制的布袋,确保安稳入睡。因而,于右任与好友张大千、刘延涛并称“民国三大美髯公”。
     于右任,原名于伯循,1879年生于福建,早年便加入同盟会,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书法和诗词皆出色,是近现代着名书法家之一。他于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和南通大学等校担任校董或创始人,并曾向武学泰斗施承志学习。
     初次见面,于右任气宇轩昂,王至诚不由心生仰慕,连忙迎上前去,热情握住于右任温暖的大手,激动地说道:“敝人王至诚,琅琊王氏,毕业于北京美术专科学校,曾在东北帝国大学留学,今日得以拜见于老,心中万分激动!”
     于右任微笑着欢迎王至诚,像一个慈祥的长者,轻拍他的手,安慰道:“李大钊被捕乃是早有预料,如今我已不在上海大学。”两人寒暄了一阵,于右任便转身回到主席台坐下。
     坐在一旁的邵力子插话道:“如今震旦、沪江、约大的部分学生被开除,希望于老能帮助他们回校或到上海大学借读,完成最后的学业。”于右任掏出手帕,擦拭着眼角的泪水,心中痛苦不已:“想起我伯母当年对我的培养,接受教育的艰辛,如今又想到震旦、沪江和圣约翰等教会大学被开除的莘莘学子,心中无比沉痛!他们背后又有多少亲人在默默支持!”
     王至诚举手示意,愤怒地说道:“这些学生究竟犯了多大的错!至于开除吗?毁掉他们的前程,代价实在太大了!”于右任回忆往事,感慨道:“我曾从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中读到鲁

第69章 天主教堂:秘密会议正在进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