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章 天主教堂医院:中西医的较量[2/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化学等52科,却没有将中医、中药列入,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就是近代史上的‘漏列中医案。”
     胡适强调:“漏列中医案是中医界的第一次危机斗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现在让沪大、震旦、约大的医学院增设中医学课程,恐怕不是孙中山的初衷。”
     王至诚说:“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圣约翰大学的讲话,给大家照亮了道路,但他并没有提及一个‘医字,因此谈不上他要圣约翰大学推广西医或废除中医说。”
     “章太炎是俞樾的得意门生,他在《论五脏附五行无定说》中否定五行学说,主张完全废弃。”胡适说道,“他在日本讲学期间影响了一批留日学生,其中余云岫出版的《灵素商兑》对中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严厉批评与质疑。”
     王至诚回应:“余云岫从日本大阪医科大学预科毕业后,不论是在上海公立医院担任医务长,还是个人行医,他所用的都是中西医结合,药有中药也有西药啊!”
     “中医与西医一样,良莠不齐,实属难免。”于右任见双方争论愈演愈烈,试图缓和气氛:“请诸位把话题的重点转移到孙中山对中医的态度上。”
     胡适仍那么温和地说:“孙中山在圣约翰大学讲演后,中国各大学的西医学进一步增强。然而,作为一位医术高超、救人无数的医生,他在病重期间却对中医不屑一顾,甚至在临终之际仍不肯服用中药,这实在令人费解吗?”
     王至诚立刻反驳:“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孙中山先生北上途中,肝脏和腹部疼痛难忍,因与段祺瑞意见不和,使病情更为恶化,最终被送往协和医院301病房。”王至诚的眼中闪烁着泪光,他极力抑制自己的情绪,缓缓道:“等检查结果已是晚期肝癌,根本没有手术可能的时候。所有人都如遭雷击,但孙中山先生只答应进行保守治疗。而什么是保守治疗,就是中医治疗法。并非有死活都不肯用中药一说啊!”
     因为孙中山的特殊身份,他所选择的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成了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当时中医、西医的争论在报纸上被广泛报道,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着孙中山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王至诚说道:‘如果治好了,将对西医在中国的发展造成打击。他的担忧在于中医学的尊严,害怕中医医治成功会影响西医的地位。最终,他还是选择了中医的治疗。”
     当时众人的意见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王至诚又说:“当时向向汤尔和建议用中医辅助治疗。
     但汤尔和等西方医生仍坚决反对给予他中药,而是一味注射西药“卡尔门”,导致腹水不断增加。
     王至诚坚定地说:“所以,我建议所有在华教会大学必须向中国政府申请立案时,医学部要增设中医课程,而不是取消西医。如果在中国的土壤上,连自己的中医都不存在了,西医还有什么意义?”
     会场内瞬间安静下来,大家都在认真思考王至诚的话。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似乎都在等待着接下来的结果。而就在此时,窗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显然,一场更大的波澜即将来临……
    喜欢。
  

第73章 天主教堂医院:中西医的较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