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停雨住,云开日出,阳光透过乌云洒向大地,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过徐家公汇教堂。靖尧低头看了看手表,心中暗道:“时间还早。”她果断推开车门,提前下了车,身姿矫健,像一缕清风,带着坚定的步伐走向目的地。
王至诚这时才注意到,开车的司机竟是张景城,难怪这辆车如此考究。这是陆小曼让徐志摩派来的,似乎一切都是为了这次秘密会议而准备。
“这地方可真热闹。”王至诚透过窗外的车玻璃,看到街道上人来人往,商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心中不禁感慨。他对这里的熟悉和亲切感促使他下车,跟随张景城走向校场路。在一条幽深的巷子里,他们终于抵达了名为“上海老店”的餐馆。
轿车停稳后,张景城迅速打开车门,用手挡住王至诚的头顶,俨然一位细心的仆人,尽显师傅风范。王至诚忍不住一笑,心中暗自佩服这位司机的细心和专业。他们走进老店,张景城开始介绍这家餐馆的历史:“上海老店,原名荣顺馆,专注于本地风味菜,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老饭店虽地处陋巷,但由于张氏父子都是当地的名厨,当地的名厨也慕名而来,餐饮文化越来越浓厚,所以名声大增。
一会儿,二人来到了大堂,只见正面的迎宾墙上正面挂着巨幅匾额,写着王羲之的行体字,记述着饭店的来历:
上海老饭店,始创于清光绪元年,张焕英浦东川沙人,于城隍庙西首旧校场路,租小楼开夫妻小店,取名荣顺馆。因张老板烹调技术高超,虽上海家常菜,然味道鲜美,且价格低廉,故天天顺畅,欣欣向荣。张老板欣然,改名“老荣顺馆”。后不少常客嫌其拗口,张老板索性把店名改为“老饭店”。
王至诚环顾四周,餐馆里的装潢古朴典雅,墙上挂着几幅传统的水墨画,仿佛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他不由自主地赞叹:“酒香不怕巷子深。”
张氏父子皆为当地名厨,吸引了无数食客,声名远扬。走进大堂,迎宾墙上挂着一幅王羲之的《兰亭序》,旁边详细记述了饭店的来历。王至诚细细品味着这些信息,突然发现张景城不见了,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他四处寻找,目光落在了一个电话亭里。那里的女子身材修长,穿着一袭蓝色长裙,正低头打电话,细致的耳环在阳光下闪烁,背影让他不由自主想到了靖尧。摇了摇头,王至诚决定不去打扰。然而,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女子转身,意外地对上了他的视线。
“跟我走——至诚先生!”靖尧的声音如同清风拂过,她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将所有的力量都注入了那句简单的邀请。王至诚心中一震,随即跟随她走上了二楼。
走廊尽头的包间里,十位与会者已在等候,他们围坐在一张大圆桌旁,面前摆满了茶水与精致的小点心,气氛凝重而严肃。于右任坐在主宾之位,身着笔挺的中山装,脸上带着几分威严,看到二人进来,便伸手示意关门,神情严肃:“今天的会议关乎未来,务必小心。”
王至诚和靖尧找了个位置坐下,凝神倾听。于右任开始讲解当前的局势:“上海的五所华教会大学,只是外来教会在华教会大学的缩影。我们的目标是
第84章 谍影森森:上海老饭店的秘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