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协会总干事。
王至诚想起1925年5月30日的上海惨案,当时圣约翰大学的美籍校长卜舫济撕毁了中国旗,这一举动令爱国师生愤然退学,自行组织光华大学。刘湛恩积极协助光华大学的成立,并担任校董兼教授。
当时,沪江大学有着良好的爱国传统,校长魏馨兰多次邀请刘湛恩接任校长职务。邵力子问大家今日来这里的目的是什么?
刘湛恩第一个发言,表示:“我接任沪江大学校长时,正值反帝运动和收回教育权的时刻,曾向魏校长提出多项建议,包括聘任华籍人才和将宗教课程改为选修。”
王至诚插话:“魏校长若能聘到刘先生,如刘备遇孔明也。”
刘湛恩表示目前魏校长尚未完全接受这些建议。他站起来,双手施礼道:“刘某在此,希望诸位专家不吝赐教。”
于右任推荐王至诚说:“他在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学习多年,了解私立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
王至诚总结:“民国时期北京的四大名校:北大、清华、燕大和辅仁。辅仁的课程主要学习‘国学,外籍校长奥图尔聘请胡适等文化教育界精英为校董,讲授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课程,并没有将宗教课列入主课。”
陈寅恪提到燕大的友好合作精神,指出要帮助其他教会大学学习燕大精神,实现真正的主权过渡。
王至诚补充道:“燕大并不强调基督教教育,而是实行自由教学,司徒雷登是燕大的灵魂人物,他把北京大学视为‘中国人的大学,致力于中国发展。”
刘湛恩坚定表示:“争取教育主权并不是让在华教会大学单纯模仿燕大。这是一场思想的斗争,沪大、震旦、约大等教会学校外籍校长认为废除宗教课程是自掘坟墓,我们就不应客气。”他握紧拳头,决心要夺回教育主权。
这时,毛人凤轻轻走来,众人对他的到来并不欢迎。王至诚对毛人凤的态度表示不满,提醒他:“你是留下主持,还是做东?”毛人凤却转移话题,强调文化教育必须遵循“党化教育”。
于右任冷淡回应:“我需要你一个学生来提醒吗?”毛人凤见状,立刻转向王至诚,质疑他作为留学生的立场。
于右任微微皱眉,语气坚定地强调国共合作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化解双方的矛盾。然而,毛人凤却嘴角扬起一抹冷笑,坚决坚持“党化教育”的观点,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他的态度如同一块坚硬的石头,令周围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王至诚的脸色骤然变得阴沉,他的手指紧握成拳,青筋暴露,双眼中燃起怒火,仿佛要将毛人凤一口吞下。就在这一刹那,他抓起茶杯,杯中的茶水摇晃不已,反射出微弱的光芒。王至诚怒吼一声,随即将茶杯向毛人凤狠狠扔去,杯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带着他无法压抑的愤怒与不满……
在这场争论中,大家的立场逐渐明晰,教育与文化的未来在国家的动荡中显得愈加重要。每个人都意识到,他们的选择将影响未来的走向。
喜欢。
第87章 湖心亭茶楼:秘密会议继续进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