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如血,映照在小镇的一处咖啡馆的窗户上。王至诚的心情却如同这血红的天色一般悲重,辗转反侧。他脑海中浮现出戴雨农离去时的尴尬神情,以及靖尧与陌生的汪寿华之间那不易察觉的联系。
王至诚虽然无法完全理解靖尧与汪寿华等人所参与的国家与民族大事,但他隐隐感到,他们身处的境地危机四伏,波云诡谲。
与此同时,在蒋司令的暗中操控下,青帮头目杜月笙正在为汪寿华设下一个精心安排的宴会。阴险的微笑挂在他的唇角,目光闪烁,似乎在思索如何将这位前工会领袖引入更深的泥潭。
“有机密大事商议。”杜月笙低声自语,手指在桌面上敲击,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阴谋打节拍。
汪寿华,生于1901年,浙江诸暨人,曾任上海总工会的代理委员长。他的经历让他在工人运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指挥经验。在1927年3月21日爆发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中,汪寿华指挥得当,经过30多个小时的激战,成功地击败了北洋军阀的部队,基本控制了上海。然而,这场胜利并没有换来他应有的安宁,而让他成为敌人的眼中钉。
在蒋司令阴险政治的重压下,汪寿华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蒋司令在得知汪寿华的影响力后,暗中谋划解除劳工的武装,利用青帮一手操控,试图将一切都归罪于工人纠察队。他的策略如同一张无形的网,逐渐逼近。
4月1日,蒋司令授权拜把子兄弟杨虎与上海的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暗中勾结,利用青帮子弟冒充工人纠察队无恶不作,企图散布谣言,挑拨离间。面对这样的局面,汪寿华深感事态严重,毅然决定会见蒋司令,以求得一个明确的答案。
“你必须谨慎,汪兄。”共字号上海区委书记罗亦农担忧地对汪寿华说道,“蒋司令不会善罢甘休,他的每一步都谋划已久。”
“我明白,”汪寿华点点头,眉头紧锁,“但不面对他,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他们的意图。”
就在此时,杜月笙派人送来的请柬打破了这份沉静。汪寿华的心中升起一丝警觉,果然,这是蒋司令的授意,宴会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面对敌人的诬蔑和挑衅,汪寿华领导上海总工会采取了反击措施,戳穿国字号右派的阴谋,不顾个人安危,于27日毅然面见蒋司令。蒋司令提出外交方面要工会听军事当局指挥,汪寿华没有答复。而当4月11日杜月笙派人送来“请柬”的时候,他猜到了是蒋司令的授意,机敏的汪寿华立即向组织作了汇报。
“去还是不去?”中共上海区委的领导机关对此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赴宴可以探知敌情,但也有人担心汪寿华的安全。罗亦农对汪寿华再次劝告:“汪兄,安全第一,不要冒这个险。”
就在汪寿华陷入两难之际,顾顺章急匆匆赶来,神情凝重:“汪兄,请留步!”
汪寿华转过身,心中五味杂陈,顾顺章的出现让他感到一阵不安。“凤鸣,你在担心什么?”
“我听说杜月笙在宴会上会有重要的军事安排,他的真正目的是试图拉拢一些重要人士,以联合对付工人运动。”顾顺章的声音低沉而严肃,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焦虑。
“我必须去。”汪寿华坚定地说道,目光中透着不屈的信念,“我不能让他
第133章 单刀赴会:汪寿华赴宴勇闯虎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