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6章 至诚质疑吴稚晖:将酒杯摔在地上[1/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1927年9月11日,王至诚在监狱中熬到了中秋节的第二天,吴稚晖再次来监狱“探望”他。
     吴稚晖一进门摆好了酒肉,坐下来就问:“你认识陈布雷吗?”
     “陈布雷?”王至诚心中闪过一丝记忆,国字号中央党部秘书长、《时事新报》主编。时称国字号的‘领袖文胆、‘总裁智囊和‘国字号第一支笔。”王至诚对这个人有些崇敬,但又不免心生警惕。
     吴稚晖说道:“论文笔,至诚不在‘文胆(陈布雷)之下……当年陈布雷和潘公展接受北伐军总司令蒋司令面试的时候,陈布雷比王至诚还狼狈呢?”
     当时潘公展衣着讲究,而陈布雷嘴瘪唇翘,头发蓬松。然而一进门,潘公展被蒋司令目光中闪射出睥睨一切的寒光,吓得眼光闪缩,举止僵硬。懂一些中华相术的蒋司令,对潘公展泛起一丝反感,而陈布雷则像一个埋头做文章的书呆子。
     面试的一个选题是:如何对付上海的工人运动。潘公展抢先回答:“总司令自有妙策。”潘公展自以为这种等于交白卷的讨好会得到蒋司令的赏识,得意地等待被重用的结果。而在一旁正襟危坐的陈布雷,用谦卑的口气说:“愚见是否以可靠的部队包围上海,造成猛虎出山之势,然后用帮会势力打头阵……”
     蒋司令微微点头,已经表达了对他俩的取舍之意。陈布雷通过了一关,接下来是笔试,要陈布雷起草《告黄埔同学书》,用校长和总司令的口气写。
     蒋司令看过文稿,通知陈布雷赴宁,接受中央党部秘书长的职位。
     吴稚晖讲到这里,将酒杯伸向王至诚的酒杯,似乎在试探他的态度。“陈布雷的经历只是冰山一角,我们不能只是局限于个别的故事,更要看到背后隐藏的更大局势。”
     王至诚举起酒杯,干杯的瞬间,想起陈延年就义之前和自己关在一间牢狱里,陈延年曾提到过陈布雷。陈布雷任《商报》编辑部主任,文字俊雅,长于时事政论,给外界造成了“有先见之明”的感觉。当年陈延年在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时,正是在浙江省政府秘书长陈布雷的帮助下,顺利离开浙江,躲避了国字号当局的抓捕。
     王至诚看着吴稚晖的表情,猜到吴稚晖是想拿陈布雷劝告自己要忍辱负重,方可像陈布雷一样成大器,没想到一语刺激了王至诚的神经,王至诚问道:“蒋在部署杀害陈延年的时候,吴先生不会是做赔面的厨子吧?”
     吴稚晖委屈地说:“当时,监察院有紧急公文,于右任的秘书长狄膺亲自送过来,我连摘要都没看,就一笔签了!吴某向蒋提出‘清党的方案或建议。要蒋在思想文化上、政治上把中共清除干净,谁让蒋杀人呢!”
     “别再解释了!越描越黑!”王至诚直截了当地说,“陈独秀和陈延年对吴某那么尊敬,可你做了什么?”
     陈独秀创办进步刊物《新青年》,吴稚晖也参与了策划工作,在新文化运动中也有不小的贡献。
     吴稚晖说:“陈独秀尊敬吴某为师长,当初,陈延年、陈乔年初到上海时与父亲关系僵硬,我给予兄弟俩太多的关怀和帮助。我当时提倡的无政府主义还深深地影响了他俩。”
     王至诚指着吴稚晖说:“按理说,你们之间关系不错,为什么吴某非要成为陈家最讨厌、最憎恨的人不可?把延年关进牢里,还是搜捕乔年?”
     吴稚晖说:“《礼记·学记》云

第166章 至诚质疑吴稚晖:将酒杯摔在地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