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
令她意外的是,鲁迅平易近人,礼貌地称呼她为“广平兄”,并耐心解答了她的疑惑。这让满心崇敬的许广平震惊不已,她不明白这称呼的背后,正是鲁迅对学生平等的重视与信任。此后,许广平的心中因这份称呼而愈加坚定,频频写信与鲁迅交流,彼此的距离逐渐拉近。
许广平是聪明的姑娘,她对鲁迅的回信并不是盲目的欣喜,而是带着新时代女子的大胆与试探。随着两人书信的往来,她的称呼从“鲁迅先生”到“鲁迅师”,几乎每一次的变换都在彼此心中播下了情感的种子。
在一次信中,鲁迅以“广平兄的小白象”自称,而许广平则称自己为他的“小刺猬”。这段文字之中,流露出的温情与默契让两人的心愈发靠近。
然而,鲁迅虽然心中涌动着情感的潮水,却始终顾虑重重。在未正式确定关系之前,他依然保持了一份距离,出门时总是拉上第三人,以求避嫌。直到1927年,二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开始了他们共同事业与生活的爱情。
在许广平的心中,鲁迅是一片严冬里的阳光,给她带来春天般的温暖;而在鲁迅的心里,许广平则是一股流淌在他心灵沙漠中的泉水,滋润着他干涸的心田。两人相知相守,携手共渡人生的风雨。
这时,话题又回到鲁迅与许广平的感情生活上。王至诚叹息道:“鲁迅的言辞激昂,令人读之心生爱国情怀,而他与许广平的感情生活却也是一段美谈。当我了解到鲁迅、许广平与朱安之间的爱情纠葛时,不禁为之叹息。”
王怀兰接话:“许多人认为鲁迅为了一个比自己小17岁的女学生抛弃了朱安,但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
王至诚陷入沉思:“朱安似乎是鲁迅生命中的一个过客。”
“鲁迅与朱安之间没有爱情。”王怀兰沉稳地说,“朱安的凄苦并没有怨恨鲁迅。追求真爱的鲁迅与许广平,也没有错。错的是那个吃人的封建社会。”
“鲁迅对于包办婚姻实在抵触。”王至诚补充道,“他心中的理想伴侣,应该是一个大胆而又知书达理的女才子,而许广平就是那个他兜兜转转想要寻找的人。”
“朱安不过是鲁迅生命中的一个过客。”王怀兰继续道,“鲁迅并没有与朱安离婚,是因为他考虑到母亲与朱安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对于母亲和朱安来说,离婚是一件十分羞耻的事情。”
“鲁迅决定保留与朱安的婚姻关系,并承担起没有感情的生活费用。”王至诚感慨道,“这是一份来自一个温柔而坦荡的责任。”
王怀兰微微一笑:“这一切,都是来自于鲁迅对人性的理解与同情。他在爱情与责任之间,努力平衡着自己的内心。”
夜幕降临,三人坐在古老的马车旁,微风轻拂,似乎在为下一个故事埋下了伏笔。鲁迅,那个曾经在风雨中寻求真理的男人,终将与许广平的爱情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喜欢。
第196章 鲁迅和许广平:中国式的文人爱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