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0章 泰山惊魂:隐秘的旅伴[1/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车在泰山的高峰与低谷之间穿行,窗外,景色如画般展开。远处的泰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巍峨而庄严,宛如一位沉默的守护者,不动声色地见证着历史的更迭。
     藤原朴田站在车窗口,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华夏文化的感慨与敬畏。
     王至诚推了推藤原朴田,来到他的前面,兴奋地用相机捕捉窗外如诗如画的景象。
     藤原朴田回到王怀兰的身边,在王至诚的位子上坐下,和王怀兰攀谈华夏文化的风采。
     王怀兰对藤原朴田这位友好的日本朋友,讲述:“远在商周时期,我国就已存在摩崖刻石。”
     “摩崖刻石?”藤原朴田说,“这一次来泰山的目的之一就是一览泰山景色和泰山的刻石。”
     王怀兰继续说道:“泰山的石刻中,摩崖石刻占据了重要地位。比如,前面提到的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还有唐代的《纪泰山铭》、宋代的《摩崖》、元代的《天门铭》等等。那些长篇铭文的摩崖石刻,被称为‘摩崖碑;而短一些的题名、题记、题诗则称为‘题名、‘题记、‘题诗……它们如星辰般闪烁,点缀在泰山的每一个角落。”
     王怀兰的热烈语气感染了周围的乘客,许多人转过头来,饶有兴致地倾听。
     藤原朴田说道:“泰山不仅有刻石,还是圆觉僧人出家的净土。”
     王怀兰微微颔首,眼中透出一丝骄傲:“黄石屏和丁凤山都是清末民初的中医名家,黄石屏的师傅便是泰山圆觉僧人。”
     藤原朴田又问:“他会针灸吗?”
     王怀兰说道:“他们不仅擅长针灸和中药,书法也极为出色。你知道吗?他还有一位师弟叫葛月潭,后来去了东北。”
     王至诚拍过照片,转过身说道:“如果不能在泰山创办国学馆或国学研究会,创办一所书法学校也不错啊!”
     “是啊!”王怀兰激动地说,“中国古代的石刻是几千年文明史中的一枝奇葩,而泰山的石刻更是其中的翘楚。然而,当年秦始皇与秦二世的刻石,如今仅存那些真假难辨的十个字,实在让人惋惜。”
     “仅存十个字?”王至诚皱起眉头,脑海中浮现出爷爷拍的那些珍贵照片,却从未亲眼目睹过泰山的真正面貌。
     “秦泰山刻石立于始皇二十八年,即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王怀兰开始详细讲述,声音中透着一丝沉重。“它的刻字共有222字,由李斯亲自书写。遗憾的是,经过岁月的洗礼,许多文字已经模糊不清。”
     “清道光八年《泰安县志》记载,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漫灭剥蚀了76字,尚能认读的有146字。明嘉靖年间,北京某人将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宫东庑时,仅存二世诏书四行29字……”王至诚缓缓摇头,心中对历史的无奈感愈加深重。
     “你知道吗?到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已经毁于火灾,刻石遂失。”王怀兰的声音低沉,“这之后,嘉庆二十年(1815年)在山顶玉女池搜得的残石仅存十个残字,称为‘泰山十字……”
     “这些石刻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

第210章 泰山惊魂:隐秘的旅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