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孙传芳呢?”王至诚目光炯炯,期待着川岛美子与南造云子的进一步解释。
川岛美子微微一笑,眼神中透出一丝自信:“孙传芳的题字手迹不多,但多是精品,传说他的字超乎想象得好!”
川岛美子随即聊起了孙传芳的生平,“孙传芳生于1885年,毕业于东京陆军士官学校,最初在北洋军阀王占元手下任职,后来成为吴佩孚的得力干将。第二次直奉战争后,直系军阀落败,孙传芳趁机坐大,出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号称‘东南王。”
王至诚点头,心中默想:“我在东北帝国大学学习期间,听闻孙传芳曾赴日留学,还与他的长官冈村宁次干过一架,甚至咬了冈村宁次一口。他的民族气节与吴佩孚等军阀十分相似。”
“民间有这么一句话:‘好人吴佩孚,狡猾孙传芳。”南造云子在一旁插道。
“最近我在济宁和泰安一游,通过接触了解,这位孙传芳其实是北宋理学家孙复的后裔。在江南五省兴办教育,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比如蒋百里、张謇、丁文江、陈仪、章太炎等都曾投靠过他。作为一个军阀,他的幕府里多是专门人才与文人学士,少有赳赳武夫,这真是一怪。”南造云子的言辞中透着一丝不屑。
“这其实并不足为怪。”王至诚回应,“许多军阀如阎锡山、张作霖也都喜欢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川岛美子微微皱眉,继续道:“张作霖,号称‘东北王,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获胜,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他早年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创办奉天东北大学与东北帝国大学对抗……”
尽管川岛美子很镇静地掩盖着真实情感,王至诚与爷爷却显而易见地察觉到了她眼中对张作霖的仇恨。
王怀兰沉声说道:“不瞒二位,我曾在张作霖麾下做过家庭书法教师,听他提起过,他从北京故宫博物馆借阅过《兰亭序》,后来被孙传芳借走了。”
“当年,孙传芳用古代斩首之刑罚,处了了张作霖的大将施从滨,与张作霖的矛盾非常深。”川岛美子面露不解,然后问道,“怎么会把北京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借给他的仇人呢?”
“这位先生你有所不知。”王怀兰解释道,“面对北伐军,哪怕彼此之间的矛盾再深,他们也不得不采取抱团取暖的策略。”
1928年春天,张作霖任命孙传芳为鲁西前线总指挥,与蒋司令、冯玉祥的部队作战。张宗昌率残部北逃,败局已定,孙传芳心犹不死,曾多次妄图联系奉系军阀张作霖,请求带兵出关,奋战到底。
“北伐军的枪口已转向孙传芳。”川岛美子语气凝重,“根据可靠情报,蒋司令已抵达泰安火车站督战。一旦攻克泰安,蒋司令必会登泰山。”
第214章 泰山惊魂: 孙传芳与北洋军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