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9章 一悲一喜:五三惨案的回响[2/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中,眼神炯炯,激情四溢。他的声音透过人群,传遍每一个角落,点燃了同学们心中的火焰。
     5月7日,上海的学生们化身为急先锋,向日本政府发出严正的要求,限其三日内撤兵。他们的呼声如雷霆般划破宁静:“国民政府与日绝交!”这一刻,学生们的团结与勇气让无数人振奋。
     然而,蒋司令依旧选择沉默,似乎对于国家的命运无动于衷。5月8日,日军公然进攻济南,飞机轰鸣,炮火连天。北伐军毫不畏惧,以“以一腔热血扬我中华之国威!”为口号,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抵抗。
     虽然北伐军装备落后,但他们的勇气让日军感到震惊。
     然而,在蒋司令的一封密函下,北伐军忍辱负重,被迫撤退,放弃了这座饱受摧残的城市。士兵们的怒吼被一纸命令淹没,心中的不甘与愤懑化为无声的泪水。
     5月9日,山东大学附近,日军的炮火如雨点般落下,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血腥。日军扬言要抓拿齐大的林济青和山大的王寿彭,因为他们的言辞激起了爱国学生的游行。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王寿彭对妻子低声道,紧紧握住她的手。他们在恐慌中逃离了济南,却始终牵挂着那座被迫屈服的城市。
     与此同时,林济青与于右任等人被召集参加5月12日的悼念活动。在蔡公时的灵前,众人神情凝重,泪水止不住地滑落。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这不仅仅是对一位先烈的追思,更是对未来不确定命运的感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同一天,王怀兰在电话亭中焦急地拨打北京的电话,却只听见忙音,心生不安。为了王至诚能够安全离开,他决定给林风眠打电话,结果打给了李苦禅。
     就在王怀兰匆忙逃离电话亭的过程中,耳边响起了日军的喧闹声。
     “快走!我们得逃离这里!”王怀兰心中一紧,但没想到在逃跑时被一名日本军官发现,迅速被捕。他想到王至诚还在战斗,还在为国学院奔波,他的心中就充满了绝望,他宁愿承受这一切,也不愿意让王至诚的信念被击垮。
     此时,蒋司令和他周围的官员们,为了促成日本撤兵,选择了妥协。允许社会各团体发表意见,却坚决反对大规模的集会与示威。他们的所谓“和平”策略,实际上是对国民不满情绪的压制与恐惧。
     在这种压制下,王至诚默默等待着从山东大学归来的爷爷。当他终于等到了那名被爷爷搭救的女生--刘淑琴。
     刘淑琴,又名牛淑琴。女。山东桓台人,1925年担任山东省第一个妇女党支部——中共济南女师支部书记。1927年,中共地下党员李宇超、刘淑琴夫妇一起调到中央特科情报科工作。
     刘淑琴的眼神中流露出不安,手中握着王怀兰被捕前留下的行囊,“这是靖尧转交王怀兰爷爷的东西。我们组织营救工作。”
     王至诚接过行囊,心中自问:为什么不是靖尧亲自来?难道她遇到了麻烦?王至诚的心中仿佛透着无限的惭愧和无尽的惆怅。
     刘淑琴说道:“关于顾顺章和李士群对你的误解和追捕,陈赓已向伍豪汇报,伍豪和澎湃决定你借此打入军阀,前往北京。到时,会有一个手持‘琅琊本《兰亭序》的人与你接头,具体任务由他安排。”
     王至诚的心中顿时燃起一股无名的力量,心情却如同滚滚波涛,始终无法平静。在这场民族浩劫中,谁又能逃脱命运的捉弄?每个人的心中都在呐喊,抗争的火焰依然在燃烧,未来的命运,似乎并未完全注定。
    喜欢。
  

第229章 一悲一喜:五三惨案的回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