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齐白石招手,热情地让他将包里的画拿出来。
李苦禅心中紧张:“我,这,给老师丢脸了……”
齐白石却笑着说:“我才是鲁班门下出身,靠劳动吃饭,丢谁的脸?”他热情地邀请李苦禅搬到自己家住。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李苦禅终于摆脱了拉洋车的生活,专心跟齐白石学习国画。他一笔一画尽得齐白石的国画精髓。
随着第三次中日联合展览会在北京中央公园社稷坛大殿的圆满结束,王至诚与李苦禅的名字逐渐被更多人所熟知。王至诚的《兰亭序》和李苦禅的《群英荟萃》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艺术的真谛,表达着对华夏文化的那份炙热情感。
1924年,李苦禅、王雪涛、王至诚等人成立了“九友画会”,在艺术界初露锋芒。
1925年夏,北京国立艺专举办毕业生作品展,李苦禅的油画《合唱》和八幅大写意花鸟画全部被林风眠及其他老师买走,而林风眠尤为青睐的则是《群英荟萃》。
就在这一年,王至诚被林风眠叫到校长办公室。李苦禅和方伯务已经在这里,并答应了留校。
王至诚一进门,林风眠让他坐在李苦禅身边,“我看好你的字,希望艺专能够在书法上有所突破。”林风眠的话语坚定而温暖,他继续说道:“虽然我们的美专还不是大学,但美术有独特的优势,未来定会发展成为北京乃至全国最出色的美术大学。齐白石能在这里任教,我想你在这里也不会屈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至诚激动地站起来,说道:“林校长对愚生过奖了。但梁思成和张学良已经帮我联系好,去日本留学。”
“我不明白,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人却不去弘扬光大,去日本学习书法,既荒唐又悲哀啊!”林风眠站起身,感慨道,然后离开了办公室。
“去日本哪所大学?”方伯务问道。
王至诚默然,走到李苦禅身边,提笔在一小块破碎的宣纸上写下“东北帝国大学”。
李苦禅见状,脸色骤变,愤怒道:“日本书道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论书法艺术,中国才是他们的祖宗!”
一向谦和的李苦禅,此时竟表现得如此激动,仿佛一头咆哮的狮子,将王至诚写的“东北帝国大学”撕得粉碎,随手抛出窗外。
王至诚深深鞠了一躬,向他们致以歉意,随即退出了办公室,心中对未来的选择感到深深的迷茫。
在拜把子兄弟梁思诚的帮助下,王至诚最终决定踏上前往东京的渡轮。彼时梁思诚已离开清华高等科,与林徽因共同前往美国费城的宾州大学学习建筑。联系东北帝国大学的事情,正是通过梁思诚的父亲梁启超的介绍。
再后来,王至诚赴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深造,李苦禅则任教于北京师范学校与保定第二师范学校;方伯务留校,曾与姚宗贤等人积极参与李大钊发动和领导的三一八运动。
如今,王至诚乘车前往北京美专的时候,方伯务和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于1927年4月28日午时,怒视群雄,笑对战友,从容走上绞刑架,英勇就义。
李苦禅与赵望云、孙之俊等友人成立了“吼虹画社”,开始探索“中西合璧”改革中国画之路。并以此为掩护,成为中共黄浩情报组的成员,开启了自己的红色特工生涯。
王至诚凝视着车窗外的星空,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或许无法被所有人理解,但他心中始终坚信,无论身处何地,灵魂始终渴望着那份纯粹与真实。
喜欢。
第232章 追梦之路:艺术与信仰的交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