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从二楼的柜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画轴,徐徐打开,说:“这是镇馆之宝,是我们东家从乾隆墓中所得。官方查得太紧,不轻易给人看!”
王至诚一看是《兰亭序》,不由兴奋说道:“这是乾隆的御笔《兰亭序》,沉着大气,雍容华贵,难得一见。用笔圆润简洁,结体平稳,横向开张,虽在小空间里却写出了大气象。”
店小二说:“乾隆毕竟是皇帝,他的字可以和王羲之媲美。”
“非也!”王至诚纠正道,“与王羲之的原帖相比,乾隆御笔的《兰亭序》有着独特的气韵。用笔上缺乏王羲之的果断,笔法变化因追求平稳而多了一些圆润,少了灵动飘逸。虽然乾隆临摹王羲之,但字里行间流露出赵子昂的圆润,真不知他是否参照赵子的版本。”
店小二追问:“难道不是乾隆的真迹?”
“问得好!”王至诚说道,“这幅《兰亭序》并非乾隆御笔。”
“为什么?”店小二好奇地问。
王至诚继续分析:“乾隆四十六年,他在奉天故宫建造文溯阁,收藏《四库全书》和其他皇家珍宝。1900年,沙俄军队入侵,盛京皇宫成为他们的操练场,日俄战争爆发时,众多珍贵书籍被拍照带走,我的爷爷王怀兰捡到其中几张,包括这幅乾隆御笔的《兰亭序》。”
店小二不以为然:“不过是赝品而已。”
王至诚仔细端详片刻,最后下结论:“虽算不得真迹,但也是成亲王的摹本,成亲王的书法远在乾隆之上。”
“果然高手!”店小二备好笔墨纸砚,邀请道:“为了保住这件《兰亭序》,王先生何不挥笔泼墨,给小来禽馆写几幅,我们可以用伯英的神品交换。”
王至诚听后乐意,其实不仅是为了得到神品,更希望能等张伯英回来,一睹他的真容。
此时,阳光透过窗台,照得小来禽馆暖洋洋的,王至诚写完一幅《兰亭序》,却仍不见张从仁的身影。店小二也不再提及张伯英的作品。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晒的楼房越来越热,汗水浸满了店小二宽大的额头。他问道:“王先生,您的搭档什么时候回来?”
“搭档?”王至诚心中疑惑,照实回答:“我不认识他。”
“什么?”店小二满头大汗,突然想起来,张从仁打电话预定饭菜时提到他的东家在斜对面不足三华里。于是,他抓起电话逐一核实,却发现根本没有张从仁这个人。
店小二又跑到收银台,查过银票,结果全是假的。再看窗台边的几位年轻女子,南造云子、张素洁、沈雪等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店小二脸色骤变。
“王先生,你真的不认识张从仁?”他急切地问。
王至诚感到被骗了,忙解释道:“我并不认识张从仁,但可以断定这个人绝对不是张伯英亲叔的张从仁。无论他是不是张从仁,凭他是拍卖会请来的大师,与他一起出现在小来禽馆,真相都将大白。”
“他是张从仁!你告诉我。”店小二仍抱有一丝希望。
王至诚不忍再重复解释,便说:“她是川岛美子,一名日本特高课的间谍,她曾参与皇姑屯事件,擅长女扮男装。”
店小二顿时绝望,要求道:“你别走!等我的东家吧。”
“你的东家是谁?在这
第281章 小来禽馆:洪九做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