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装不懂!?”黑七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嘴角微微上扬。他好像早已看穿了王至诚的心思,毫不掩饰地说道:“你的父母在北平故宫工作,而你的爷爷不仅是教育家、书画家,还是个收藏家。你这次来东北,不只是投靠张学良这么简单吧。”
“至诚,你的目标是进东北大学和大帅府,以成立国学院和王羲之暨《兰亭序》研究会的名义,搜集天下的《兰亭序》。这样一条路,恐怕要等到猴年马月。但跟着我,所有的《兰亭序》都归你,其他的归我。如何?”
这笔交易的代价是什么呢?王至诚在心里思量了片刻,最终说道:“哪有这么简单的酒局?如果老同学你有诚意,先喝过三碗,我陪你把这一坛子喝了。”
黑七一听,心中暗喜。他们在中小学时,王至诚的武功在自己手下,记得一牛眼盅的酒曾让王至诚喝得酩酊大醉,而如今提起用酒坛子喝酒,他可不能让自己的威风就此杯灭,于是先喝了三碗。
两个汉子各自抱着一个酒坛走来,黑七豪爽,先是倒了两碗酒,毫不犹豫地端起一碗一饮而进。王至诚突然喊住了他:“慢!这样喝法不公平。”于是,满满地倒出三碗,接连喝了。
黑七看着他,心中不由得佩服,举起大拇指,另一只手忙着撕扯烧鸡,嘴里含糊不清地说:“公平!没想到白面书生酒量如此之大!”
黑七双手抱起坛子,咕咚咕咚一阵豪饮。
王至诚的内心波澜起伏,虽然爷爷曾说王羲之的《兰亭序》是醉兰亭的代表,但此刻他却感到满腔的怒火,无处发泄。心境不佳,写不出任何好作品。
黑七则惊愕地望着王至诚,放下手里的鸡腿,也开始豪饮。他的酒量逐渐上升,捧着大肚子,趔趔趄趄地喊:“老乡!老同学!兄弟!只要跟我干,有你好吃的、好住的、好喝的。你的酒量不如我,但我的字不如你。”
“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你,还有洪九,一起跟我爷爷学习临摹《兰亭序》?”王至诚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辉,“其实你的字是最棒的!只是后来缺少了深造。如果你想学,我可以帮你!再来一碗。”
黑七听后带着嘲讽的口气说:“跟你学习书法?吴派的吴昌硕不问门第广收弟子,康派的康有为则有梁启超、徐悲鸿等名家追慕。而郑派的郑孝胥,从上海来到天津,开创了‘丽泽文社、‘有恒心字社,徐志摩、林语堂都效法郑体。于派的于右任,身居要职,代不乏人。我能跟你学习什么?”
“他们在成名之前,付出了多少心血?”王至诚的声音略显激动,“比如张大千,他的童年最敬佩的就是二哥张善孖。五岁读《三字经》《千家诗》,六岁习字,七岁习画、剪纸,少年时从母亲那里学画。十七岁时被匪徒绑架,百日才脱离匪穴。没有张善孖的支持,就没有如今的张大千!”
黑七微微点头,然后说道:“或许是张善孖发现了大千的天赋,才对他关怀备至。1919年,张大千从日本归国,向父母提出要到上海拜师,父母反对。关键时刻,张善孖站在弟弟
第284章 海城三塔:迷雾中的酒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