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
“我是私人身份去的。”王至诚看了看郑诵先,还是决定解释清楚:“很多没被官派留学选上的人就选择自费留学,以日本最着名的私立大学早稻田大学为例,1905年‘清国留学生部预科学费为每年日银三十六元,本科学费是日银四十八元,高等预科总计日银三十七元五,大学部日银三十三元。”
“你是怎么去的?”洪九又问。
便宜才是王道,王至诚回答:“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我们去日本就像去上海一样容易,因为不需要签证。而且到日本的船票便宜,最贵的头等舱不过五十四银元,最便宜的三等舱才六银元。所以,我选择了日本留学。”
“谁介绍你去的?是谁?”洪九问得更加具体,想知道是谁指使,谁帮助的。
王至诚沉默,他不愿意牵连任何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我替王至诚说。”郑诵先插嘴,“据我所知,帮他忙的是梁思成和他的父亲梁启超。1924年,王至诚离开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去日本,没想到梁思成和林徽因却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如果没有梁家父子的帮助,举目无亲的王至诚定会举步维艰。”
当时王至诚等赴日留学是公开的事情,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至于,和梁思成、林徽因的关系,虽然少了史料记载,但他们之间的联系、来往多停留在学术交流上。所以,当洪九问及王至诚的这段历史,王至诚默默地点头,承认了这个事实。
王至诚说:“梁思成在信中提到,东京的物价比上海和北平都便宜,而且日本使用大量中文,越专业的着作,中文越多,学习起来也更方便。因此,像我这样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去不了欧美国家留学,选择去日本算是幸运了。可到了那里,情况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美好。”
张之洞等封疆大吏提倡国内知识分子留学日本,接下来的六七年间,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从上海或天津上船,前往日本的福冈、长崎、东京。后来,官费和私人留学日本的青年逐年递增。
洪九问道:“如此多的中国学生到了日本,日本有那么多学校可上吗?你骗得了我?是不是加盟了日本作家的无产阶级文学联盟?是中共的一名文化间谍?”
王至诚感慨地说道:“大多数中国学生没有学过日语,到日本要先上语言学校。日语过不过关是留学日本的关键,而那些见钱眼开的日本商人,仅仅是随便开一个语言学校,挣了钱就不管了。他们觉得我们多是迫于父命,或是追新逐潮才去日本,混几年,回家也算吃过咸水,喝过寿司的维新人士,谁还在乎我们留学的价值和回国前途?”
洪九直截了当地说:“那么你有机会认识了日本特高课的川岛美子,同时结识了靖尧。”
王至诚心中明白洪九的用意,洪九已经对自己和靖尧的文化间谍身份有所怀疑,但苦于没有证据。
此时此刻,他们的命运都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交织,等待着最终的选择与结局。
喜欢。
第297章 孤山仙人洞:迷雾中的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