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自会明了。”
“考完后,发榜时,三位秀才中只有一人考中了进士,而另外两人却名落孙山。于是考中的秀才高兴地回来答谢,称赞道:‘先生果然是一位活神仙,料事如神名不虚传!并给了先生一些谢金而离去。”
袁树珊听后,脸上露出了疑惑:“活神仙是如何判断他们只有一人考中的?”
王至诚嘴角勾起一丝狡黠的笑容,伸出一根手指解释:“三人‘一同落榜,‘一人落榜,‘一同考中,无论最后结果,皆可用一根手指自圆其说。”
韦千里和徐乐吾听到这里,忍不住大笑起来,气氛愈发轻松。
袁树珊却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脸色变得有些严肃:“预测学问就在于‘欲说不说不可说。”
“确实如此。”王至诚接着说道,“中国自古以来封建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算命先生如今仍是一种职业,但他们真的能预测未来吗?当然不是!这类人多半是利用当事人的心理进行随机应变。”
袁树珊点了点头,接着观察王至诚的手,口中念念有词:“观你手掌上的天、人、地三纹,且感情线丰富,生命线顽强,智慧线超长,事业线通天,还有灵感线奇异。”
王至诚好奇:“先生,如何解读?”
袁树珊认真地说:“你属于天上三奇之人,学问多而杂,儒释道皆有所涉,文学、书画、教育甚至针灸、相术、天文、地理与考古,皆可略知一二。但所学未必有成就,因为你走了太多的门槛,女人众多,入狱多多,一生为他人做嫁衣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至诚连连点头,心中暗想:“这话听起来倒是有些道理。”他随即对袁树珊说道:“我来时也留意了袁先生的面相。您出生于清光绪七年闰月,祖业医卜双修,至少有三位名人名医。”
袁树珊略带得意地说道:“不错!我出生在扬州一个医卜之家,家父袁开昌,研读经史百家,在当地开了一家医药馆,还写下了数本医学书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医易同源,故古代名医多有预测高手,袁开昌也不例外。”
“家父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喜欢为人推算命运,曾写下《中国国历代卜人传》。在父亲与家族的影响下,我自小学习中医,并学习命理学。”
王至诚早已听说过袁树珊在中医医学界的名声,没想到他其实还是个江湖术士。于是说道:“新文化如星星之火般洒满中国大地,某些人们眼中博学多才的江湖术士,实则不过是‘野学问家、乡野村夫!”
袁树珊微微一笑:“至诚说的是啊!学成归来,我本是子承父业,以行医为生,但远不如星相与命运预测炙手可热,我更醉心于命理学研究。各方势力欲将我网罗于门下,甚至新文化巨子胡适,也忍不住来找我查看真伪。”
王至诚站起来,情绪激动:“悲哀啊!悲哀!”
袁树珊却笑道:“我从不看重于功名利禄,婉拒了多方的邀请。因为我坚信,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望。”
王至诚低头思索,心中隐隐觉得,这袁树珊或许并非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简单。正当他准备深入探讨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四人对视一眼,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紧张的气氛,仿佛预感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寻常的事情。
喜欢。
第304章 谍战太清宫:智斗玄学家袁树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