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尧快步上前,拦住了王至诚,严肃地说道:“佛门圣地,何必大呼小叫?你可是书圣世孙,还是要注意形象。”她的话语中透着一丝紧张,仿佛在提醒众人此地的重要性与神圣。
“带着情绪,结不出善果。”弘一法师站起身,目光深邃而沉稳,缓步走出房门,声音低沉而有力:“日本人打友情不成,背后却正在实施新的计划。朋友、兄弟之间,唯有相互理解、尊重与扶持,才是正道。”
弘一法师脚步匆匆,他的背影在众人面前显得格外坚定,仿佛是风雨中的灯塔。
王至诚心中感到一丝愧疚,立刻跟上。张学良、靖尧和张景城也紧随其后,四人一同走出房门,心中都沉重不已。
走了几步,四人遇见了七八位满身补丁的僧人,背着行囊,手中握着食钵,赤脚踏在石子小路上,脸上却挂着从容的微笑,似乎对生活的艰辛毫不在意。
“这就是外出行脚乞食的僧人。”弘一法师注视着他们,语气中透着敬意,“大悲寺里的僧人们,衣钵不离身,不化缘,不求人,依教奉行。每年八月十五前后,他们都会去民间托钵乞食,露宿野外,历时半月,行程约600多公里。他们的信仰和生活方式让人钦佩。”
弘一法师的步伐如风,边走边低吟,突然间,他的声音变得异常平缓,“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声的佛号,仿佛在平复众人的心情。
佛殿宏伟壮观,金光闪耀,正面是一排大小不一的金佛,肃穆而神圣,仿佛时光在此停滞。
弘一法师凝视着张学良,轻声说道:“少主,因木而易,然天庭阴暗,故易帜大业和家父入土难成。”他的声音如同警钟,令人心中一震。
张学良微微一怔,似乎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要不要请住持卜上一卦?”弘一法师的手微微一挥,示意住持。
住持淡淡一笑,摇了摇头:“占卜勿用,天机不可泄露。”他的话语让人无法窥探。围绕在此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隐藏着无法言明的秘密。
王至诚心中暗自思忖:“因木而易,然天庭阴暗”无疑是在暗指杨宇霆。张宗昌在北伐中败北,杨宇霆向张学良求出关。单靠杨宇霆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他身后那些暗藏的势力,如洪九等人,以及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控制野心。
王至诚在张学良耳边低声说道:“要雪国耻、报父仇,尽早实现‘南北统一,必须尽快除掉杨宇霆及洪九这些爪牙、帮凶。”
张学良心中顿感一丝轻松,仿佛肩上的重担得以卸下,随即对王至诚产生了深深的敬意:“知良者,至诚也。”
靖尧见状,趁机向张学良推荐王至诚:“一龙能会几把水,九龙才翻江倒海。要办好东北大学,国共双方需再次通力合作,更需要王至诚早日加盟东北大学,以壮大校威、提升实力,超越日本及美国东北地区的所有名牌大学。”
张学良微微颔首,回道:“尚不
第314章 海城大悲寺:宿命的信念与对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