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奉天,奉天是张学良的地盘,三根豆芽菜,没有‘小白鞋的吧。”
张伯驹说:“东北和陕西在文物上根本没法比,党玉琨早已盯上了昭陵和乾陵,屯兵于凤翔城。‘小白鞋弃奉天回了凤翔,可惜遇上了冯玉祥部。”
王至诚心中一沉,低声说道:“宋哲元却连一个孩子都不放过?党玉琨与‘小白鞋曾经的种种罪行,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连累无辜孩子的理由。”
袁克文继续说道:“宋哲元获得的不仅仅是凤翔城,还有党玉琨盗掘的珍贵文物近百口大箱子,其中少部分窃为己有。”
张伯驹皱眉,忧虑道:“这些文物很可能被变卖,换成武器弹药,一旦运往长安,恐怕会落得东陵宝藏同样的悲剧。我们不如离开奉天,前往长安或许能为国家抢救一些。”
袁克文的语气变得坚决地说:“这个你倒请放心,冯玉祥对文物的爱护之心不在你我之下。我们见了张汉卿再说不迟。走,我们到书房去。”
王至诚和张伯驹紧随其后进了隔壁的书房。没想到袁克文酒后写起字来如同腾云驾雾,纵横驰骋,豪情奔放,气势如虹,宛如苏东坡再世。连张伯驹自叹不如。
王至诚心中暗自思忖:袁克文的篆书圆劲苍朴,取法于钟鼎文字,而他的楷法则从颜体入手,楷书圆润柔情的捺脚,在他笔下竟然化作了似刀如切的直捺脚,连笔圆转的草书,变成了宽博涌动的图画,隶书之柔性美在他手下更是变成了“折金钗”型的刚性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伯驹热情地介绍:“山东督办张宗昌曾请寒云写了一幅中堂,价码高达1000元银洋。”
王至诚心中对这一高价的来源颇为好奇,便问道:“如此高的价格,难道因为寒云的字出神入化?”
张伯驹点了点头:“也有人说,因为寒云是袁世凯的儿子,但我认为,袁克文的书法之所以被世人认可,正是因为他宁丑不媚、宁拙不巧的书法原则,以及他那率性而为、放荡不羁的处世风格。”
袁克文从怀中摸出几个大洋,对张伯驹说:“帮我把账结了!”
“王至诚兄已结了!”张伯驹有些不好意思,微微低下了头。
“我说过我请客。伯驹兄,我们走!”袁克文的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将大洋放在书桌上,顿时面色沉重。
不论王至诚如何解释,袁克文始终不愿接受这笔账,最终还是将桌子上的钱收了才算了事。
袁克文转怒为笑,虽没有结拜,却已将王至诚视为兄弟。
张伯驹说道:“张学良也是收藏家,或许他的定远斋里藏有《兰亭序》。”
此言一出,袁克文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想起了当年张作霖求贤的情景,忍不住笑道:“当年他上门求贤,却落了个‘二爷不伺候,如今再上门就是自寻其辱。”
王至诚见状,灵机一动,趁机拱手相约道:“不如我们到张作霖府相见,看看他是否愿意分享他的藏品。”说罢,三人相视而笑,尽管局势复杂,却也有了几分轻松。
随后,他们与宾馆道别。
王至诚知道,未来的路依然坎坷,正是这一路的风雨,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心中的目标。这一刻,他在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的挑战,他都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喜欢。
第320章 醉酒说真话: 五元一命兰亭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