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7章 秘藏储蓄间:弘一法师讲大帅殡葬[1/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学良为了保护王至诚和弘一法师的安全,带着他们来到东殿的一个储藏间。随后,张学良独自返回东殿的灵帐,目光专注于外面的动静,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和未尽的忧虑。
     在那阴暗的储藏间,王至诚静静地望着身边捻动佛珠的弘一法师,心中涌动着一丝急切:“大师,您参加了大帅的殡葬,能否向我详细讲述那一天的具体情况?”
     弘一法师微微一笑,目光柔和地问:“施主想了解什么呢?”
     王至诚沉吟片刻,终于鼓起勇气说道:“我未能亲身参与那场殡葬,但我想知道其中的真相,尤其参加殡葬的日本人究竟是谁?”
     弘一法师听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让我想想。”他随即坐下,开始细细回忆那一天的情景,随后用低沉而稳重的声音娓娓道来:
     那一天,大帅府的辕门外全部用白布和黑纱缠裹,执勤的士兵左臂缠着黑纱,显得格外肃穆。
     正门的横额上悬挂着黑布,上书四个白字:“中外同哀”,字字铿锵,饱含哀思。
     整个大帅府院内搭起了灵棚,分为三层,最上层悬挂着“星沉”二字,中层书有“英风宛在”,下层则写着“精引四方”,显得庄重而又凝重。
     灵堂正中央挂着张作霖身着大元帅服的照片,灵柩的两侧摆满了花圈,殡葬中的置物走廊以及四周的墙面上布满了挽联、挽幛,令人心生敬畏。
     王至诚默默凝视着墙壁上的照片,心中倍感沉重,仿佛那一天的情景再一次浮现于眼前。
     在王至诚的脑海中,浮现出殡葬中最引人注目的不仅是灵堂本身,还有那些一幅幅政界要人和书画名人的作品。其中包括国民政府审计院长、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于右任的挽联,原奉天省长及东北大学的王永江和刘尚清的祭文,国立艺术学院院长林风眠的亲笔书写的祭帐,以及徐悲鸿所作的诗配画。
     在这些作品中,北邙体的魏碑尤为突出,馆阁体的书帖则显得相对较少。而引碑入帖、碑帖融合的作品,除了于右任之外,实属凤毛麟角。更令人震惊的是,沈尹默坚持的“二王”路线所创造出的独特风格书法亦是寥寥无几。
     王至诚仔细思索,冯玉祥、汤玉麟、郑孝胥、罗振玉等人,多和张作霖生前有特殊的关系,不免疑问:“为什么没有郑孝胥等人的祭礼或挽联呢?”
     弘一法师面色凝重,答道:“这些人大多曾倒戈,有的为光复大清而认贼作父,有的则投靠了日本。张汉卿对此自然深感忌惮与恨意。”
     王至诚注意到弘一法师的祭文,字迹优雅,饱含情感,忍不住轻声诵扬:“弘一之书法精严净妙,闲雅冲逸,乃国之至宝,中国之光。犹如浑金璞玉,清凉超尘,朴拙中见风骨,以无态备万态,儒家之谦恭、道家之自然、释家之静穆,皆蕴涵书艺之中。闻字犹闻佛法,得者珍如拱璧,朴拙圆满,浑若天成。”
     王

第347章 秘藏储蓄间:弘一法师讲大帅殡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