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子(张学良),以国家为重,好好地干!我这个臭皮囊不算什么……小六子快回奉天。”
军医官抢救无效,张作霖因伤势过重于6月4日上午9时30分去世,时年54岁。他临死前采取的秘不发丧策略,旨在为远在外地的儿子张学良争取时间赶回沈阳。
然而,在秘布发丧期间,谷瑞玉却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贸然千里奔丧,导致日本关东军的注意。他们认为谷瑞玉的行动表明了张作霖已经殒命,否则她不会在张学良不在帅府时独自返回沈阳。
谷瑞玉的冒失举动,为她日后与张学良的离婚埋下了伏笔。
更让张学良难以忍受的是,张作霖去世不久,他正在秘密与蒋司令的代表进行“东北易帜”谈判,而作为长辈的杨宇霆,论才能与功绩都要强于张学良,联合张作霖旧部常阴槐等人,反对推动东北易帜。
两次直奉战争,使东北物价飞涨、满目疮痍。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强烈渴望和平,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张学良在谈判初期有希望通过东北易帜交涉延缓国府进攻,避免两线作战、稳定东北局势。纵然蒋司令极为希望东北马上易帜,但是张学良告之需要延缓易帜,暂时采取只顾东北地方利益的自保做法,得到杨宇霆等人的支持。
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张学良希望中国统一,毅然决然地实行东北易帜,这个时候,杨宇霆仍然停留在自保,甚至与日本人相互勾结。
杨、常二人的表现渐渐让张学良产生不祥的预感,似乎有取而代之的势头。偏偏在这个时候,谷瑞玉和杨宇霆的姨太太往来上了!
此时,张景城转过身,见王至诚还没有动身的意思,急促地说:“还想什么?杨宇霆的太太把大洋马套进去了,汉卿一肚子火。”
王至诚在思考:杨宇霆千方百计通过与谷瑞玉拉关系来阻止张学良的东北易帜,甚至让姨太太们与谷瑞玉打麻将、拉家常。张学良深知杨宇霆对自己的不满,而背地里两家的内人关系却非同一般。张学良曾多次劝阻谷瑞玉,但她依然我行我素,不知深浅。
一次,杨宇霆以父亲祝寿为名,邀请与姨太太关系不错的谷瑞玉陪同张学良前往贺寿。在赴宴途中,张学良险些遭到一群日本特务的暗杀,侥幸逃生后,对谷瑞玉的误解加深,双方关系愈加紧张。
“快去看看大洋马,去晚了,汉卿非毙了不可!”张景城焦急地催促,眼中透出一丝不安。
“看景城着急这个样子,大帅府显然出了大事情。”靖尧也在一旁催促王至诚,语气中充满紧迫感。
王至诚凝视着张景城,神情渐渐严肃起来,他知道,眼前这场风暴将不仅仅是个小插曲,而是将改变大帅府乃至整个东北局势的关键时刻。他深吸一口气,决心与靖尧一起赶往大帅府,尽早了解事情的真相,找出解决之道。
喜欢。
第383章 大洋马出事:大帅府的危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