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权助假惺惺地声称‘张校长将军有随时换上青天白日旗,与他们同流合污的意图。张校长则有理有节地反驳:‘这是我们的内政……林久治郎气急败坏,命令口吻道:‘我们就是不准许挂旗。”
当时,张校长脸色骤变,怒斥道:“什么意思?”二人围绕易帜问题展开激烈的舌战,直至张校长回到私邸,仍愤慨不已,对周围人宣称:“日方欺我太甚,誓必易帜,即使死于青天白日旗下,我亦甘心。”
王至诚在一旁思索:“8月13日,张校长前往日本总领事馆告别,为什么要向他们转达延迟易帜的决定?难道是向日本人挑战?或是觉得此前对日的舌战太过激烈,伤了他们的自尊?”
张校长紧皱眉头,回应道:“田中义一得知我张校长的表态后,立即致电林久治郎,转告我‘暂时停止与南方妥协。他对此感到满意。”
“日本人为何突如其来这样决定?”王至诚自问自答:“因为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于8月13日抵达奉天,与张校长派来的代表杨宇霆会谈,明确表示支持张校长东北易帜。马慕瑞这一突然的访问,让日本方面高度警惕,因此田中义一才急忙通知张校长暂停与南方的妥协。”
张校长坚定地说:“满洲是中国的,我不会接受日本的命令。”
“当初张校长在奉天接待美国记者端纳时,也是如此表示的。张校长的坚定信念让蒋司令倍感信心,10月8日,中常会任命张校长为国府委员。蒋司令对此致电:‘应乘此时机,同时更换旗帜,宣言就职,以十七年双十节为兄完成统一之纪念日也。”
王至诚再次良言相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什么到如今仍未付诸于行动?”
10月10日,张校长复电蒋司令,言道:“东北易帜早具决心在前,实因某方压迫,致生障碍……”王至诚沉思片刻,言辞中透出担忧:“张校长仍在考虑日本压力尚未减轻,而东北内部亦不稳定。因其优柔寡断,才导致东北易帜迟迟未动。难道要怨谷夫人吗?”
这时,谷瑞玉感动得泪流满面,张校长掏出手帕,面露尴尬,递给她。王至诚则走过去,将张校长的手帕递给谷瑞玉,心中感慨万千。
沉默良久,张校长和谷瑞玉的目光都聚焦在王至诚身上,那是一种渴望和仰望,渴望他能帮助他们找到杀害小雁的真正凶手,从而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可他们却小看了王至诚,此时他仍在关注着东北易帜的局势。
王至诚临走时,语气郑重地强调:“谁杀害了小雁都不是最后的目的,真正的危机在于,已经有人在谋杀张校长的未来。这次未成,可能还谋谋划张校长与谷瑞玉的情变!”
窗外的阳光透过树影,洒在他们的身上,似乎在静默地见证着这一场关于信念与决策的较量。在风云变幻的历史中,每一个选择都将影响着未来的走向,三位主角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悬念悄然埋下。
喜欢。
第386章 风云决策:东北易帜再度延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