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7章 理性的信仰:历史的知音[2/2页]

文化英雄联盟 万里虹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严地宣布。
     林徽因优雅地站了起来,同学们面面相觑,都以为是那位戴着眼镜的斯文老汉林汝助,没想到是出水芙蓉般的林徽因老师,高兴地鼓掌欢迎。
     “各位同学,大家看那雪地里的旗帜。”林徽因指着不远处一面黄底蓝星、灿烂光辉的飘扬的校旗说,“他们是冯庸大学的学生。除了课堂讲授的课程以外,人人都要接受军事训练,每日实行强迫运动一小时,即使严冬积雪,也要坐卧雪地反复苦练,以增强学生体魄,培养其吃苦耐劳精神。”
     大家走了一段路程,在仓颉、黄帝庙前,东北大学与冯庸大学如期而至,如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挥手致意。
     王至诚向东大的同学介绍冯庸:“冯庸毕业于北京中央陆军第二讲武堂,被张校长任命为东北军空军司令。前年父亲冯德麟去世后,冯庸拿出全部家产创办大学,任校长兼训练总监。”
     “面对日本在中国推行奴化教育的严峻现实,冯庸提出‘八德八正,就是要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武装青年思想和精神,从而抵制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
     冯庸走上前去,向冯庸大学的师生介绍:“这位才貌俱佳的年轻教授,是中国建筑师林徽因教授;这位潇洒俊雅的青年教师,是王羲之的世孙、中国书法家王至诚教授。”
     王至诚谦虚地告诉大家:“只是徒有虚名而已。东北大学书画班和冯庸大学比起来,刚刚起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冯庸主动和王至诚拥抱在一起,然后说:“我们‘孝悌忠义、工业救国、教育均等和王兄的书法传统教育相融,希望王兄代为演讲。”
     冯庸的热情和果敢容不得王至诚拒绝,冯庸招呼大家:“走吧,我们去仓颉庙。”
     王至诚在冯庸的引导下去瞻仰盘古,所谓的仓颉庙只剩下一块石碑。由于刚下过大雪,游览者很少,导游也请了假。冯庸、林徽因一致推荐由王至诚代劳。
     王至诚望着大家和围观者,自六月入关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第一次给学生讲课。
     他激动地用标准的国语讲起盘古的故事:“一万八千年,天高地厚,盘古呼吸之气化为风,呼吸之声化作雷,一眨眼闪电划过天地之间,乐时天空艳阳晴和,愁时天空阴雨连绵……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万物,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
     “中国盘古圣地,一说位于河南省泌阳县盘古山,一说位于广东花都‘南海盘古国。”王至诚娓娓道来,又带着大家来到了黄帝庙。
     王至诚望着几块巨大的石墙:“听我爷爷讲过,这个地方曾是黄帝庙,甲午战争期间被倭寇的炮弹摧毁了。”
     林徽因讲述她的观点:“这里是不是黄帝庙,暂时找不到史料。黄帝庙和仓颉庙一样,中国大地上,都不止一处。”
     王至诚接着讲道:“黄帝出生何处,又葬于何处,有人说是陕西,有人说是河南,还有人是东北。到底是何方神圣?”
     “黄帝就是东北人。”苗可秀同学说。
     王至诚从这位同学的话谈起,“黄帝是不是东北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但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共同始祖和精神图腾,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中华儿女是炎黄子孙,已经普遍受到全体华人的情感接受和心理认同,具有最大限度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其根源就在这里。”王至诚和林徽因带同学们来到仓颉庙,就是让同学们贴近历史的身躯,倾听历史真实的脉搏,将朴素的膜拜转换成理性的信仰,最终成为历史的知音。
    喜欢。
  

第387章 理性的信仰:历史的知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