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74章 徽菜的困局?[1/2页]

美食从和面开始 糖醋虾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我爷爷说,徽菜的名气不重要,重要的是徽菜的传承,他要做的就是把徽菜流传下去,所以……每次比赛都没有邀请过别的厨师来参加。”
     大概低调习惯了,所以在这方面,郭树英也选择了低调。
     但是……
     从菜系发展来说,这样做是不对的。
     因为低调的话,外人根本不知道,没有受众,你厨艺再高有什么用?
     不过,这也不怪郭树英这样,主要是徽州人自古以来,就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
     比如说徽州的这些古建筑,讲究暗室生财。
     一个不起眼的小门,进去昏暗逼仄,但是再往里走,却峰回路转,亭台楼榭无不精益求精。
     哪怕穷人家,也会弄个天井,看起来别有洞天。
     在老建筑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徽州人中庸低调的传统。
     而徽州人经商,也是抱着这样的思想。
     他们做买卖讲究仁义,以和为贵。
     哪怕竞争对手,也不乘胜追击。
     而且虽然经商,却提倡读书,鼓励读书,跟不提倡读书、对竞争对手不留情面的晋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清朝前期,徽商遍布全国各地,很多日常用品都由他们来经营。
     但是因为低调的特性,所以到现在大家讨论徽商的时候,却只能想起红顶商人胡雪岩。
     晋商就不一样了。
     晋商们更加高调,真正把商场当成了战场来进行。
     为了打倒对手,他们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晋商们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骨子里的那种小农思想。
     他们挣了钱就运回山西,买地盖房,修又高又大的院子,然后把自己经商的经验传给后人,让后人也这样做。
     所以山西有很多大院。
     什么乔大家园王家大院曹家大院,就是这么修建起来的。
     晋商虽然厉害,却没法促进商业的繁荣和发展,甚至还起反作用,因为他们在外地挣了钱就不再花出去,影响了货币的流通,也让商业变得凋敝。
     所以在清末,晋商就逐渐退出了舞台。
     流传到现在,也只剩下一个个被改成景区的大院子。
     “大帅哥,你说徽菜怎么做才能发展起来?是摆盘方面多努力,还是做法上面多创新?”
     郭姗姗的这个问题,让徐拙有些奇怪。
     “你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了?”
     郭姗姗把车速降下来,有些发愁的说道:“每次回家,我爷爷都会问我这个问题的,让我思考一下徽菜的未来……我哪懂得这些啊。你不是厨师嘛,帮帮忙呗。”
     徐拙叹了口气,徽菜的症结不在摆盘,更不在做法。
     而是徽州人的这种低调中庸的思想。
     但是让徽菜走高调路线,又没了徽菜那种韵味。
     所以,这事儿很难。
     至少现在,徐拙是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这个……”
     徐拙刚准备说点套话把这事儿搪塞过去,系统突然挑出来刷存在感了。
     “叮!发现新的随机任务,详情请点击任务面板查询。”
     狗日的!
     该出来的时候一言不发,不该出来的时候却一直跳出来刷存在感。
     徐拙对这狗系统真是无语。
     不用想他就知道

第674章 徽菜的困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