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2章 太和殿受禅承帝统白莲教倡乱酿兵灾[2/2页]

清史通俗演义 蔡东藩着文轩整理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云贵总督大学士福康安,又督云贵兵进铜仁府,四川总督和琳,复统川兵至贵州,与福康安会攻石柳邓。柳邓败走,苗寨四十余被毁,贵州苗略定。福康安遣总兵花连布,率兵两千人攻永绥,刘君辅亦自永绥转战而至,两军相会,攻破石三保,解了永绥的围。只乾州已由吴八月等陷没。各军分道进攻,多被苗民截祝只刘君辅因乾州险阻,绕出西北,得了两三回胜仗,怎奈兵单饷寡,一时未能规复。旋经福康安迭破要塞,逐走石三保,生擒吴半生,永绥镇的悍苗,稍稍平定,一意规复乾州。不料石三保、石柳邓等,都窜依吴八月,吴八月复进据平陇,居然称起吴王来了。(吴八月也要发赚。)
     清廷方定期内禅,急望福康安等剿平叛苗,晋封福康安贝子,和琳一等伯,加赐从征兵丁一月饷银,限期『荡』平。福康安亦悬赏招抚,添兵会剿。吴陇登虽已愿降,并诱擒吴八月。奈吴八月的儿子廷礼、廷义,后与陇登仇杀不休。福康安手下将士,又触冒瘴雨,病的病,死的死,弄得剿抚两穷。(海兰察已死,福康安何能为。)
     转眼间已是残冬,过了除夕,便是嘉庆元年第一日。乾隆帝御太和殿,举行内禅大典,亲授皇太子御宝。皇太子敬谨跪受,率诸王大臣先恭贺太上皇,贺毕,太上皇还宫。皇太子遂登帝位,受群臣朝贺,随颁行太上皇传位诏书,普免全国钱粮,并下大赦诏。是日的繁华热闹,不消细说。
     授受成礼,内外开宴,欢呼之声,遍达宫廷。越数日,奉太上皇帝命,册立嫡妃喜塔腊氏为皇后。又越数日,侍太上皇帝御宁寿宫开千叟宴。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外面递进湖北督抚的奏折,内说枝江、宜都两县,白莲教徒聂杰人、刘盛鸣等,纠众滋事,请派兵迅剿等语。嘉庆帝总道是区区教匪,有什么伎俩?即饬湖北巡抚惠龄,专办剿匪事宜。谁知警报接续传来。林之华发难当阳县;姚之富发难襄阳县;齐林妻王氏发难保康县;郧阳、宜昌、施南、荆门、来凤、酉阳、竹山、邓州、新野、归州、巴东、安陆、京山、随州、孝感、汉阳、惠临、龙山数十州县,同时扰『乱』。教徒的声势,几遍及湖北了。
     嘉庆帝大惊,忙禀知太上皇,与太上皇商议妥当。即传旨命西安将军恒瑞,率兵趋湖北当阳县,剿林之华,都统永保。侍卫舒亮、鄂辉,剿姚之富及齐王氏。枝江教匪,专饬鄂督毕沅,及惠龄剿办。诸军奉诏并进,自正月至四月,先后奏报,杀贼数万,其实多是虚张功绩。只枝江教徒聂杰人,总算被总兵富志那擒祝余外的教徒,反越加鸱张。
     看官!你道这等教徒,为什么这般厉害呢?白莲教的起源,也不知始自何时。小子参考史策,元末有韩林儿,明季有徐鸿儒,相传是白莲教中人,后来统归剿灭。(追溯源流,方是历史小说。)但总没有搜除净尽。已死的灰,尚且复燃,何况是未尽死呢?
     乾隆年间,有一个安徽人,姓刘名松,他是白莲教首领。在河南鹿邑县传教,借持斋治病的名目,伪造经咒,诳骗钱财。(即是黄巾贼一流人物。)官吏因他妖言『惑』众,把他捕着,问成重罪,充发甘肃。他的徒众刘之协、宋之清等,未曾被获,仍分投川、陕、湖北一带,传播邪教,呆头呆脑的百姓,受他欺骗不少。
     到了乾隆晚年,教徒竟多至三百万人。刘之协复捏造谣言,遣徒四播,传说劫运将至,清朝又要变作明朝,百姓若要免祸,须亟求真命天子保护。可怜这种呆百姓,闻了此言,统求刘之协指出真命天子,刘之协遂奉了鹿邑同党王姓的孩子,本名发生,冒充朱明后裔,作为真命天子。煽动流俗,择日竖旗。忽被官吏探悉,将王发生一干人犯,统同擒住,刘之协亦提拿在内,由吏役押至半途,得了刘之协重贿,将之协放走,只解到了王发生,年犹『乳』臭,乾隆帝格外开恩,把他充军了事。还有几个教徒,尽行斩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下旨大索刘之协。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的官吏,得了圣旨,遂命一班狼心狗肺的差役,(骂得很是。)下乡搜缉,挨户索诈,有钱的百姓,还好用钱买命,无钱的百姓,被差役指作教徒,下狱受苦。武昌同知常丹葵,更糊涂的了不得,不怕罪人多,只怕罪人少,索『性』将无辜百姓,捉了数千人,罗织成罪,因此百姓大加怨愤。适值贵州、湖南、四川等处,兴师征苗,沿途不无『骚』扰。贩盐铸钱的愚民,又因朝旨严禁私盐私铸,穷困失业,遂仇官思『乱』,把“官『逼』民反”四字,作了话柄,趁着教民四起,一律往投。从此向入教的,原是结党成群。向未入教的,也是甘心从逆。
     这班统兵剿匪的大员,又都变作和党羽,总教和处恭送金银,就使如何贻误军事,也属不妨。(豺狼当道,安问狐狸。)嘉庆帝略有所闻,因太上皇宠爱和,不好就用辣手,只得责成统兵各官,分地任事。保康的教徒。归永保、恒瑞剿办。当阳的教徒,归毕沅、舒亮剿办。枝江、宜都的教徒,归惠龄、富志那剿办,襄阳的教徒,归鄂辉剿办。
     永保奏言教匪现集襄阳,异常猖獗,姚之富、齐王氏俱在此处,刘之协亦在其中,为各路教匪领袖,应调集诸军,合力并攻等语。嘉庆帝览奏,复命直隶提督庆成,山西总兵德龄,各率兵二千往会。无如官多令杂,彼此推诿。姚之富狡悍异常,且不必说,独这齐林妻王氏,虽是一个『妇』人,她却比男子还要厉害。
     齐林本是教徒,起事的时候,还未曾死,经了一回小小的战仗,便中了弹子,把『性』命送脱。齐王氏守了寡,却继着先夫遗志,组织一大队,由襄阳府冲出安陆府,直向武昌。头上带着雉尾,身中围着铁甲,脚下穿着小蛮靴,跨了一匹骏马,仿佛是戏中装扮的一员女将军。他的脸面颇也俊俏,『性』情颇也贞烈,手中一对绣鸾刀,颇也有数十人敌得住,可惜『迷』信邪教,弄错了一个念头,徒然作了叛众的女头目。若使不然,那南宋的梁夫人,晚明的秦良玉,恐怕不能专美呢。(平心之论。)只是官兵遇着了他,往往望风遁走。究竟是怕他的娇力,抑不知是惧他的『色』艺。幸亏天公连日大雨,洪水暴发,阻住他的行踪,不令进薄武昌,湖北省城,还算平静。清廷屡加诘责,命永保总统湖北诸军,打了几个胜仗,方把姚之富、齐王氏驱回西北。当阳、枝江等处,亦屡破教徒。陕甘总督宜绵,又奉旨助剿,略定郧阳一带。湖北境内,只襄阳及宜昌两府,尚有余寇未靖,其余已统报肃清了。谁知四川达州民徐天德,与太平县民王三槐、冷天禄等,又纠众作『乱』,告急章奏,又似雪片一般,飞达京师。正是:
     日中则昃,月盈则蚀;『乱』机一发,不可收拾。
     未知嘉庆帝如何处置,且待下回表明清高宗决意内禅,自谓不敢拟圣祖,此是矫饰之论。高宗好大喜功,达于极点,十全备绩,五世同堂,谕旨中屡有此语。但尊不嫌至,贵不厌极,因发生一内禅计议,举帝位传与仁宗,自尊为太上皇,大权依然独揽,名位格外优崇,高宗之愿,于是偿矣。岂知累朝元气,已被和一人,斫丧殆荆才一内禅,才一改嘉庆年号,白莲教徒,即『骚』然四起,岂仁宗之福,果不逮高宗?若酿之也久,则发之也烈,谁为为之?孰令致之?吾则曰惟和,吾又曰惟清高宗。本回处处指斥和,即处处揭橥高宗。用人不慎,一至于此,固后世之殷鉴也。
    喜欢。
  

第42章 太和殿受禅承帝统白莲教倡乱酿兵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