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四章 差距[2/2页]

唐朝工科生 鲨鱼禅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可忍孰不可忍,不忍了。
     河北刀客、河东马贼的“义气”经过了考研,毕竟崔十二那边有疑似洛下音十分标准的人说了,只要把徐州搞乱,开元通宝大大的啊。
     但是,讲义气的河北刀客、河东马贼,义正言辞地拒绝了。这和崔十二说到了徐州就放开了抢,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贞观十二年的大騩山民变,就差有个姓司马的老哥给定个性,至于有没有《崔十二世家》这一篇,那就得看文人的良心。
     然而作为大唐帝国主义受益者的一份子,萧氏、王氏、崔氏徐州房、李氏,还是觉得,像这种要黄了他们徐州生意的智障,都应该清理。
     而连云港“十二圆桌好汉”,那简直就是天兵天将,必须得给天兵天将的待遇,还有装备。
     具装甲骑的民兵见过没?飞凫箭供给量按照且末都尉程处弼一个待遇的民兵见过没?沧州罐头、石城罐头、登莱罐头、长安军器监罐头也能临时借调的民兵见过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世道,充满着让老张目瞪狗呆的滑稽,他本来应该为大騩山那些可怜虫掉几滴眼泪的,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现在有点想笑,却又笑不出。
     虽说崔珏又开始了“苦聊生”的传奇连载,虽说崔娘子最近更加的水灵,并且还主动了许多,可老张还是笑不出。
     作为一条工科狗,二十二年来,这个时代还是无法接受,还是不能融入。
     沔州长史府中,张德看着一封信,信中的描述,让他久久不能平静。这封信的到来,说明崔弘道的徐州,保住了,没有乱民在徐州起事,徐州的盐茶糖酒粮铁铜,都很稳定,连生丝产量都能预估增长五个点。
     这封信的到来,同时也说明大騩山那些起来造反的人,在亳州画了句号,然后死了一窝又一窝。
     这封信,是张松海写来的,没太多的感情,张五郎本来也没什么感情可言。一个在江湖上沉浮的厮杀汉,良心早喂狗了。
     如今的张五郎,大概就是等着时代的召唤,见哪个男人想要成为海贼王或者山贼王,他就跑去灭了,然后问这个时代做生意最爽快的人,要点辛苦费。
     “圆桌会议”的精神,是经得起考验的,只有成色最好的金银,才能铸就最令人钦佩的精神。
     没有行军布阵,没有神机妙算,大騩山反政府武装和徐州“土团”的交锋,非常的简单粗暴。
     双方试探的时候,先互射两万箭,睡了一觉起来,又互射两万箭早上打个招呼。然后摊煎饼的摊煎饼,开罐头的开罐头,红的白的,流了一地。
     裹挟的百姓死伤过千,崔十二没有逃,而是见到了张五郎。
     “崔十二,你事发了,跟我走一趟。”
     当时张松海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好汉,我这颗头颅,你自拿去,但我有一事,还望襄助。”
     “你且说来听听。”
     “我还有个贤妻,尚在河南,她带着我一双儿女,只怕是要做冤死鬼。好汉若是帮我杀了大騩山的山主,除了这项上头颅,还有一份谢礼,就在涡水之畔。”
     “若信光头有个来生,你这夯货,还是莫要投这窝囊胎。”
     “好汉,快些则个,我是个庄稼汉,怕痛……”
     “且去罢,若有缘,圆你一桩心事就是。”
     手起刀落,崔十二的脑袋,就成了徐州的荣耀,“土团”上下纷纷呼号,徐州上下纷纷交口称赞。
     “都姓崔,怎么差距这么大呢?”
     张德搂着崔娘子睡了一晚,回忆着张五郎的信,如是喃喃自问。
     最后,工科狗得出一个结论:大概是投胎技术上的差距吧。
    喜欢。
  

第六十四章 差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