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0章 事赶事[1/2页]

我真没想这么红 二马路野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演《偶像归农日记》的女团成员一共有八人之多,除了恩菲和Minna这两位之外,其他六人分别来自于不同的组合。
     有已经出道三四年,混出了一些名气的,也有才出道一两个月,还是菜鸟小新人的;有隶属于大型娱乐经纪公司的,也有来自于小公司的。每个团体的状况都不一样,姑娘们享受到的待遇自然也不一样。
     还别说,真有一组女团跟权英旭说的那样,住在狭窄逼厌不透气也不见光的地下室里。
     亲眼看到这一幕,苏谨言心里头多多少少有些感慨,对这些不畏艰苦一心追求梦想的姑娘们,升起了几分敬佩之意。
     但也仅止于此。
     毕竟他不是《偶像归农日记》的PD,更不是那个女团的老板。站在苏谨言的角度,即便心里想要为姑娘们做些什么,他也没那个理由和立场。
     一边在心里祝福这些姑娘们,一边履行自己身为顾问的职责。在拍摄过程中,苏谨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宏观视角上,提出来的意见和建议之中,绝大多数都只涉及到了节目流程或框架。至于单个姑娘在节目中的表现好不好,他并没有多做谈论,更没有提出针对性的指导。
     这才是第一次拍摄,此时最为要紧的,还是找准节目本身的定位,在诸多内容和看点中分辨出主次轻重,最终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拍摄手法。
     简单来说,就是要先掐准主脉。
     姑娘们的个人表现相当于支脉,可以放到后面再来调整梳理。
     总而言之,为期三天的拍摄工作,进行的还是挺顺利的。
     圆满的完成了第一‘回合的支援任务后,苏谨言带队回到国内。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他还要多次飞往南韩,重复这份工作。
     国内的《少女们的田园日记》还要继续拍摄,南韩那边差不多半个月就要去一趟,再加上正在筹备中的《中餐厅》,也需要他分出一些精力来跟进……在春节前的这两三个月里,苏谨言的行程排的很满,几乎没有任何的空闲。
     不是时间管理大师,也不会分身术,面对堆积如山的工作,苏谨言是真的有些头疼。
     偏偏就在这时候,又有个事情找上门来了。
     “子安姐,你是在跟我开玩笑吧?”看着坐在自己对面,小口小口吸着奶茶的刘子安,苏谨言一脸苦笑的挠了挠头:“我现在哪有那个时间啊。”
     “试一试呗,反正你写歌那么快。”或许是还没有从角色中走出来,刘子安放下杯子的动作显得十分优雅,透着一股子风华绝代的韵味:“我可是好不容易才跟导演讨来了这个机会。”
     在这个平行世界里,并没有号称武侠四杰的金古温梁,也没有想象力天马行空的还珠楼主和黄大师。取而代之的,是另外几位闻名遐迩的武侠小说大师,以及他们创作出来的杰作。
     其中有这么一位名叫胡三全的大师,他跟金老一样,笔耕不辍十多年,用付茗生这个笔名发布了十六部武侠小说。
     虽说风格不太一样,但付茗生大师创作出来的这些武侠小说,却是丝毫不比金老的作品逊色。
     有这份质量做保证,理所当然的,付茗生大师的这些作品也跟金老创作的射雕三部曲等小说一样,成为了导演们眼中的香饽饽,屡次三番的被改编成了影视作品。
     在付茗生大师创作的十六部武侠小说中,改编次数最多的,就是刘子安这次出演的《金城玉剑》。横向比较的话,这部小说在影视圈的地位跟金老的《天龙八部》旗鼓相当,处于同一档次。
     IP够响,投资额度也很大,加上剧中的演员们都是实力派……
     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等候剧集播出的观众们,都对这一版的《金城玉剑》付以极大的期待,认为它的质量必然会超过前面几个版本。
     为什么电视剧主题曲的邀约工作中出了问题后,性格淡然的刘子安会一反常态的跳出来,主动跟导演揽活儿?说白了,就是因为这部剧太受关注,已经未播先热了。如果能争取到这个机会并完成任务的话,不光苏谨言本人能得到不少好处,暖暖工作室也能跟着沾不少光,迎来一波上升。
     “子安姐,姐姐,不是我拿乔……”刘子安是出于好心,但在苏谨言这边,却是非常头疼:“你也说了,这部剧非比寻常,不是一般的重要,对吧?想要配得上这部剧,歌曲的质量可不能差了……我写歌是挺快

第160章 事赶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