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8章 铜陵区热心群众苏XX[2/2页]

我真没想这么红 二马路野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不觉得晦气么?”
     “就你话多,真扫兴,哼~!”给了弟弟一记白眼,苏常英抬手冲张怡倩招了招:“别理他,让他一个人搬行李,我们先进去吧。”
     话是这么说的,其实还是一块儿进的屋。没办法,钥匙在苏谨言手里攥着呢,苏常英总不能带着张怡倩翻窗子爬墙吧。
     在玄关处换了拖鞋,两女挽着胳膊去了卧室,听她俩的对话,貌似是想要赶紧泡个澡,缓一缓长途跋涉所积攒的疲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唉。”歪了歪嘴,苏谨言转过身来,一边苦笑着,一边忙活起了卸车搬行李的事儿。
     东西真的有点多,加起来差不多有个两百斤了。其中,除了极少一部分之外,都是老妈刘胜菊准备的家乡土特产。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
     一是因为有车。
     东西再多,装在车里就是,又不用像去年一样肩扛手提。
     想着累不到女儿和儿子,所以刘胜菊打包准备东西的时候,不自觉的准备的多了些。
     二来,则是因为苏谨言的身份在去年一年内有了新的变化。
     参加工作了嘛。
     别管是当头儿,还是在人家手下干活儿,只要是在一个集体里边,那就必须要注意与同事间的关系。想着带些家乡的土特产回京分给同事们,应该可以帮助儿子交好同僚,所以,刘胜菊特意往车里多塞了一些适合拿来送礼做人情的好东西。
     比如从连锁餐厅的货源中扣下来的那些腊鱼、腊肉、板鸭、香肠,从村里乡亲们那儿收来的笋干、蘑菇干、梅干菜,特意去土特产专卖店买的茶叶、香烟、白酒,以及托人从工艺品商店里买的一些小玩意儿。
     当然,这些‘礼物之中,也有一部分是属于苏常英的。
     作为母亲,刘胜菊可不会厚此薄彼,她手上的那碗水还是端的很平的。
     “呼~,总算是搬完了。”
     里里外外的跑了七八趟,把后车厢里的东西全都搬进了屋里。看着摆在客厅地面上的一堆纸箱子,苏谨言又陷入了纠结。
     是就这么放着,等明天再来收拾呢?还是现在一鼓作气,把它们都归置好了?
     迟疑片刻,苏谨言选择了后者。
     先把笋干、蘑菇干、梅干菜等干货放到了防潮防冻的地下室里,然后再把茶叶、香烟、白酒等玩意收进了书房……再忙着收拾那些装有工艺品的箱子时,苏谨言的视线不自觉的落到了被塑料袋包裹着的那些腊味上。
     “这些玩意……不好办啊。”托着下巴,苏谨言的脸上多了几分为难。
     如果是留着自己吃,倒是可以先切一下,把它们分装在多个塑料袋里,一股脑的塞到冰箱里去。
     可拿去送人的话……显然还是大块的更有牌面。而且,冻过之后再拿出来化冻,品质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多少有点儿送不出手。
     “不切的话,往哪儿放呢?”
     地下室里不太合适,毕竟腊味这种东西要时不时的拿出来晒一晒,才能保持住最为纯正的风味。
     放在一楼二楼的室内,显然也不太好。有碍观瞻不说,关键是这玩意得挂起来……在屋里搭架子挺麻烦,滴下来的油也挺难收拾的。
     二楼的那个大阳台上倒是挺不错的。
     “对啊,不是有晾衣服的架子嘛。”想到家里有几个折叠式的落地晾衣架,苏谨言眼神一亮,心里有了主意。
     先去了一趟二楼,把洗衣间里的晾衣架拿出来搬到了阳台上,在上上下下的跑了好几趟,把堆在地上用塑料袋包着的腊味全都搬到了二楼阳台上。
     一样一样的拆出来,把穿在肉上的钩子挂在晾衣架上,不大会儿,便挂了满满一家子鸡鸭鱼肉。
     “嗯~,不错不错。”架子挺结实,不像要垮。看着这满满一家子腊味,苏谨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想起上京这边的空气质量不太好,粉尘雾霾稍微有点严重,苏谨言又赶紧回屋里找来了塑料布,裁出了一大块,罩住了整个架子。
     “下雨下雪都不怕了,落灰应该也没那么快了。”拍了拍手,苏谨言一边在心里给自己竖了个大拇指,一边转身离开阳台进了屋。
     注意力集中在了那一堆腊味上,也是因为天色已经很暗了,视野非常受影响。苏谨言并没有注意到,就在他身后,距离阳台没多远的那根树梢上,有两只眼睛正在黑夜中闪动着光芒。
    喜欢。
  

第268章 铜陵区热心群众苏XX[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