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01章 最后一次拍摄(5)[1/2页]

我真没想这么红 二马路野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经验丰富的施钦南帮忙参谋,只用了不到一刻钟,姜苗苗就整理出了一张符合自己实力的菜单。
     从萝卜炖牛腩、笋烧鸡、土味红烧肉、鲫鱼豆腐汤等足以用来撑场面的‘硬菜,到香菇炒肉片、香煎豆腐、蒜蓉油麦菜、豆角烧茄子、醋溜西葫芦等家常小炒菜,再到青椒皮蛋、拍黄瓜、凉拌耳丝、豆芽面筋、红油金针菇等凉拌菜,每一样都是姜苗苗会做且能做的。
     “照这么做的话,钱应该花不完吧?”之前是担心钱不够用,这会儿看到菜单里列出来的这些菜品,肖丹又冒出了截然相反的想法。
     心里算了算,姜苗苗也生出了同感。想要征求一下大厨的意见,她再一次把视线转向了施钦南:“施伯伯,要不撤掉两个小炒,换成更好的。比如大虾、海参、鲍鱼之类的?”
     “可以是可以。”施钦南笑了笑:“只是那些比较要求技术,你能行么?”
     “应该没问题吧。我会做香辣虾,葱烧海参也做过几次,感觉还可以。”
     “那这样……emmm,海参就算了,那东西在咱们这儿吃的人不多,明天做了也未必有多少人爱吃。香辣虾可以加一个。”略微停顿一下,思考片刻,施钦南继续说道:“鲍鱼的话,酒店里那种整个儿的做法不太合适。毕竟你们是在村里摆宴,不可能给客人们上刀叉让他们自己动手切着吃,这样,弄个爆炒鲍鱼片,或者鲍鱼炖排骨。”
     “有鲍鱼炖排骨……那鲫鱼豆腐汤可以撤了?”
     “撤了吧,正好,小炒里边已经有一个香煎豆腐了。”算了算,发现硬菜加到了五个,觉得奇数不太合适,施钦南又随手添了一个菜:“再加一个鱿鱼吧,来个干锅香辣鱿鱼。”
     “那不是跟香辣虾重了?”
     “那就把虾子换成清蒸的,配上蘸汁。”说到这里,施钦南又把视线转向了下边列出来的那几道凉菜:“凉菜似乎有点多了,有四道就行。撤一个,再加个小炒?孜然牛肉怎么样?”
     “嗯嗯,我也觉得凉菜有点多。”姜苗苗用力的点了点头:“而且小炒这边都是素的,肉菜好像是有点少。”
     “那小炒换成香菇肉片、孜然牛肉、香煎豆腐、蒜蓉油麦菜、醋溜西葫芦,再加个宫保鸡丁,三荤三素一共六个,怎么样?”
     “好的,宫保鸡丁我会做。”
     “那行。”施钦南点点头,在单子上写写画画整理了一番:“六个硬菜、六个小炒,再加四个凉菜,每一桌总共十六个菜。”
     “施伯伯,这种规格的席面,在饭店里大概能卖多少钱一桌啊?”肖丹有些好奇的询问道。
     “硬菜的话,放在我待过的那几家店里,差不多每一道能卖个488到588,小炒平均下来188左右,凉菜按照88算,emmm,四五千吧。”
     “可以了可以了。”
     这个价位正好对上了几个姑娘们的预期值,听到报价后,三人都露出了很满意的表情。
     “那就这么定了?”
     “嗯嗯,就这样吧。”
     “行,那咱们现在开始挑材料吧。”把单子递给姜苗苗,施钦南站起身来,朝几米外柜台后等着的老朋友招呼了一声:“老陶,来一下~!”
     “来了来了,施老哥,你们商量好了?”
     “嗯,单子定下来了。”指了指姜苗苗,施钦南笑着说道:“难得孩子们一片心意,看我面子上,给她们算便宜点儿。”
     “没问题,我多少钱进的,多少钱给你们。”姓陶的老板笑呵呵的应承下来,说话时,他还多看了陶乐乐一眼:“就算你不说,看在这个本家小老妹的面子上,我也不会乱开价,你放心吧。”
     “呵呵,你不说我还没想起来,也是哈,你俩都姓陶。”
     “可不是嘛,姓陶的人不多,难得遇上一个本家。”陶老板笑呵呵的向陶乐乐伸出了右手:“老妹儿,你哪里人啊?我老家皖北的。”
     “诶?我也是啊。”
     “真的?我亳州的,你呢?”
     “我家是蚌埠的。”
     “老乡啊,说不定咱们还是同一支呢。”
     或许真的是同宗同族,或许不是,总之,有了这一层老乡加同姓本家的关系,老板给出的优惠更多了——不仅价格上压到了最低,甚至,他还主动送了一些东西作为搭头,比如香叶、花椒、八角、桂皮等香料,又比如葱姜蒜等配料。总之,用量较少,值不了几个钱的这些个辅料,他每样都送了一些。
     有施钦南帮忙参谋整理菜单,有店老板的主动

第301章 最后一次拍摄(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