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02章 赫鲁晓夫楼[1/2页]

我在非洲当酋长 老杨半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火车站门口有一个过街天桥。
     萧鹏站在过街天桥上借着路灯的照射观察附近的环境。
     这里的景色特别像是四十年前的龙国。就像这个过街天桥,就是那种石头台阶
     不过这也不奇怪,应该说原来的龙国基建都是走的苏联风格。比如说很多人基因深刻的‘筒子楼其实就是按照模仿苏联的‘赫鲁晓夫楼建设的。
     现在在龙国城市里还有没有拆除的筒子楼但是已经不多,可是在俄罗斯境内依然有一大堆的‘赫鲁晓夫楼。
     ‘赫鲁晓夫楼是‘预制楼,采用了‘标准化和‘模块化,就是采用预制件,在工厂里先把房间模块制造好运到施工现场,然后像搭积木一样搭起来。这样的房子成本低,建设速度快,统一规划为五楼不安装电梯,整体建筑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装饰。
     现在人们笑话筒子楼落伍,殊不知这应该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当年斯大胡子喜欢华丽的东西,在他当权的时期,苏联建筑主打的就是宏伟壮观美观奢华,几乎个个都是建筑界杰作,最着名的例子就是‘莫斯科七姐妹(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饭店、劳动模范公寓、重工业部大楼、文化人公寓、乌克L饭店、外交部大楼),那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存在!
     但是这些奢华的大楼根本不符合当时的俄罗斯国情!
     那时候苏联刚经历完二战,2700万苏联人民死于战争。战后一片狼藉遍地废墟。那时候苏联人民严重缺乏住房。上千万苏联人流离失所。
     斯大胡子离世后,这一难题留给了赫鲁晓夫!
     虽然现在无数‘苏联笑话都在嘲笑赫鲁晓夫,但是事实上是:赫鲁晓夫是苏联时期最重视民生的领导人。包括被人诟病的‘玉米运动那也是为了让苏联人民吃饱饭。(ps:玉米运动是赫鲁晓夫发起的一项改革,在苏联境内大面积种植玉米。但是由于苏联地理条件实在太差,这项运动以失败告终)。
     而他给苏联解决住房问题的办法就是‘赫鲁晓夫楼,直接搞流水线生产,直接像是堆积木一样把预制板提前造好的框架堆在一起然后加固,最快五天竖起一座楼,简直比盖茅草屋还容易,每平米造价降低到110卢布便宜到了极致。
     装饰?不需要!电梯?不需要!垃圾道?不需要!
     这种楼确实很多缺点,比如说房间小的像个火柴盒;走廊窄的两个人错不开身;隔音效果奇差,邻居打个喷嚏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但是就这种楼是真正的解决了苏联人民住房问题的‘宝贝,十年时间超过五千四百万苏联人住进了赫鲁晓夫楼!
     而这种楼对龙国来说也很重要。
     在两国友好时期,有不少苏联专家来到龙国,当时龙国就给他们盖了他们这样的楼房,被称为‘专家楼。现在城市里常见的‘单元楼就是典型的‘龙国版赫鲁晓夫楼,还有简化版的‘筒子楼。
     现在看那些‘单元楼、‘筒子楼很简陋,可是在三四十年前,那种‘单元房可是属于‘高档住宅的代名词!
     这两种楼真的给龙国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建国初期,城市进行工业化发展,筒子楼解决了大量的工人的住房问题,到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又有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而‘单元楼又解决了这批人的住房问题!
     其实在1996年的时候,俄罗斯就已经推出政策要拆掉当年修建的赫鲁晓夫楼,但是到现在也没有拆干净,包括莫斯科还有不少赫鲁晓夫楼,至于在这些偏远地方,赫鲁晓夫楼更是随处可见。
     满洲里和这里只有二十分钟路程,可是就感觉到了两个世界。
    

第2402章 赫鲁晓夫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