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五十五章 沮授提议[2/2页]

三国处处开外挂 一本江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融上任的时候,整个郡只有十万左右的人了。
     在加上这些年又连番战乱,人口又下降了。
     这也是为什么孔融拥有青州最大的郡,但是实力却是最弱的一个。
     随便一支兵马打过来,他都要向外求援。
     实在是人口少,兵力自然就弱,维持着城池不破,以经是尽了全力了。
     这也是孔融为什么要把这个包袱甩给许定的一个原因之一。
     实在是北海没得救呀,根本就振兴不起来,留着也是鸡肋,到不如痛快的甩掉包袱。
     这就是一个学者跟政治家的区别了。
     许定让徐晃等军进城接管防务,一面派人开仓放粮,安抚城外的十万新降黄巾。
     一面又对亲卫道:“传我的命令,调第五校尉军进驻北海,接管昌安、高密等城跟潍水、胶水等通向徐州的关咔路哨。
     调第六校尉军进驻北海,接管剧县、朱虚、营陵、平寿四城防务。
     在令沮授等人来过,从即日起沮授为北海郡太守、国渊为郡丞。”
     很快第六校尉军先至,同来的还有沮授。
     对于接任北海太守之职,沮授是欣然接收,这个工作太有挑战性了。
     在来之前他就拿到了北海国的资料。
     一路上眉目都没有舒展开过。
     进了剧县,沮授直接就对许定道:“主公,我觉得有必要将郡府迁移至淳于城!”
     许定道:“为何?”
     沮授上来就要迁移府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点许定很好奇。
     沮授道:“原因有三,第一:剧县离临淄太近了,如果是以前,郡府离州府近一些,好互相照应支援,但是这位刺史大人与我们并无半分好感,甚至是敌视状态。
     将府城迁移远一些,有利于缓解双方的紧张情绪,释放善意,避免过早的发生摩擦与战事!”
     许定微微点头。
     有消息指出焦和这家伙暗中跟袁绍勾搭上了,对东莱方面是敌视态度。
     现在东莱跟半岛主要还是以恢复为主。
     半岛的百十万人口需要花费的钱粮是巨大的,至少在今年之内是无法反哺回来的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发生战事过多的消耗资源。
     接着沮授又道:“第二:将府城迁移到淳于有利于拉长纵深,不至于让剧县孤悬于外,以免战事一起,得不到后方的支援,即使焦和之兵不一定打得下我们的城池,但是也要先考虑到。”
     摊开地图来看,就会发现北海国的地形也是很操蛋的。
     东面全是山脉,丘陵山地居多,插进东莱的肚子里。
     西面则大都平整,利于大兵团作战,同时却不利于防守,像个沙漏。
     中部则全是河流,整体南高北低,流向渤海湾。
     形成了阻碍东西部的屏障,极不利于信息与命令的快速传达,自然也不利于兵马的支援。
     而剧县的位置在哪里,就在西部的极西面,除了在往西靠近齐国有一座东平安城,北海国所有县所有城都在剧县的东边。
     所以这座府城就显得格外的突出,有点像是塞堡,和平时期就近临淄是好事,战时就是第一个要被挨打的。
     而且太西边了,对整个北海的管理也就不方便的。
     所以沮授就想把府城搬到北海国居中一些的淳于。
     顺便一说,淳于位于纹水与潍水的交汇处,也方便水运交通跟防守。
     这一点也征服了许定。
    喜欢。
  

第三百五十五章 沮授提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