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贼蜀不重用世家贤良,其这是自取灭亡!”
     他说着,伸手向上指了指,压低了声音:
     “不过,大将军也要做好准备啊!”
     “多谢王司徒提醒……”
     ……
     “陛下这是资财多到用不完吗?多封赏世家贤良不好吗?非要分给那些泥腿子?”
     几个相熟的世家望族,借着茶会之名,聚集在一起商议这次的恩幼令。
     他们当然不是为了忧国忧民,而是更多在意依附自己的那些匿户,
     这些人口不纳税,不交粮,完全就是他们世家的农奴,世代为他们劳作,已经被他们视作私产。
     可要他们公然违抗朝廷的政令,他们的胆子可没那么大,
     没看这次的恩幼令,朝廷上下没有任何阻拦,直接颁布,
     这位年轻的陛下搞钱厉害,花钱更厉害,朝廷文武百官也非常拥护,犯不上和这样的败家子硬抗。
     其中一个家中至少隐匿上千户的世家开口说道:
     “想开一点,陛下只不过为了庆祝皇后与昭仪同时有喜,花些钱,让大家一起高兴高兴。
     这时候敢跳出来添堵,难道觉得禁军的刀枪不利吗?
     沈家的人头,可还在那三人坟前摆着呢!”
     另外一个今年种植大量甘蔗的世家接话道:
     “就是,更何况,陛下不仅西域琉璃生意带上我们,今年的甘蔗种植,陛下收购价上浮了一成!
     反正陛下自己赚的钱,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犯不上去触霉头。”
     一边是刀子,一边是刘禅带他们发财,有沈家的教训挂在前面,这些世家很快就想通了其中关节。
     破天荒的,所有的世家一致赞赏了陛下的恩幼令,并多少象征性地给恤孤署捐赠了一些财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这么配合,倒是出乎了刘禅的意料,
     从东三郡回来,他可带着两百白毦兵,时刻准备着哪只鸡先跳出来!
     既然他们这么识趣,刘禅也不好轻举妄动,继续开始推动恩幼令。
     他当然不是单纯为了两个没出生孩子庆祝,
     当初和诸葛丞相商议的策略,就是以恤孤令为依托,逐渐增强对基层的控制。
     刘禅虽然不懂这些,可他有伟人和现代社会的作业在那,照抄总没错。
     通过恤孤令的运行,不论是基层老兵还是那些短期培训过的遗属少年,都已经可以胜任了。
     汉中的屯田夏粮已经收获,等秋粮归仓,加上以军粮名义从东吴采购的低价粮,
     朝廷的常平仓今年终于可以填满了。
     兴汉城已经建设完毕,可以转入防守阶段,战兵的分批撤离,以及移民开始稳步屯田,
     他也不需要像之前巨量花费到东三郡了。
     这也是刘禅回成都,就可以启动恩幼令的底气所在。
     他是真的有钱!
     武装商队目前拓展到了五个方向,陇西到西凉的赵家商路,
     西边的羌人关家商路,西南的张家商路,打着诸葛丞相名义的东吴商路,
     还要加上特战队负责的关中商路。
     这些商路源源不断地把蜀地的高价值物产贩卖到各地,
     然后,又将资财,战马,牛羊等各地物产运送回来,
     经过师娘改造过的工坊,重新变成商品贩卖出去。
     至于曹真签署的蜀锦三倍重税,刘禅更是呵呵,
     特战队向关中卖东西,走的可是世家,他们赚的盆满钵满,怎么会介意多一种蜀锦可以售卖呢?
     风浪越大,鱼越贵!
    喜欢。
  

第91章 恩幼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