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1章 人心拿捏的死死的[2/2页]

官居一品养黛玉 笑苑宁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考量有二。其一,算学不同于其他科目,无需长时间积累,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过多的理论考试反而难以检验真实水平;其二,此次选才旨在为户部快速筛选可用之人,过多的考试环节,只会徒增时间成本,于选才无益。但昨夜林大人看过后,建议下官增加府考。林大人说,此次变革意义深远,不应局限于户部,能通过县考的算工皆是可造之材,工部、地方各州府都急需不同层次的算学人才,府考既能进一步筛选人才,也能为地方输送新鲜血液。”
     “可这,陈大人,下官还是觉得过于简略了!”左侍郎坚持道。
     任学海正要解释,忽然感觉袖口被轻扯三下——这是他们昨夜约定的暗号。他心领神会地退后半步,果然听见林淡清朗的声音:34;下官斗胆请教胡大人,您府上厨子应聘时,可需先种三年稻?34;
     左侍郎被问的哑口无言,不再反驳。
     右侍郎摩挲着下巴,仍有疑惑:“这为何要给考过五级的算工发精算兴邦39;的牌匾呢?”
     林淡上前一步,神色沉稳:“下官知道个残酷且真实的事实,除了像任大人这样天赋异禀的,大多算学的人才都出自商贾之家。”任学海听见林淡夸他是天赋异禀,不由得深深看了一眼林淡,要论起算学上的天赋异禀,谁比得上他啊!
     林淡对任学海谴责的目光脸不红,心不跳继续道:“咱们给算工开的俸禄,或许远不及他们从商的收益,且有些算工需背井离乡,又没有通融还是非科举不入仕,若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他们为何要为朝廷效力?‘精算兴邦的牌匾,不过是几块木料、些许颜料,成本微乎其微,但若是挂在商铺之上,便是无形的金字招牌,既能彰显荣耀,又能为商铺带来声誉与客源。过了八级,下官还设计了‘九章报国的牌匾。”说着他从袖中抽出一卷市井画师作的《商行竞卖图》,指着画中34;御赐34;字样的招牌:34;江南盐商为块‘乐善好施39;的匾额,去岁给漕运衙门捐了三千两白银。34;
     任学海此刻才恍然大悟。昨夜林淡坚持要在五级考核、八级考核后加设“精算兴邦”34;九章报国34;的两块牌匾,原来是要用商贾最看重的脸面,换朝廷急需的算才。他望着少年挺直的背影,突然想起父亲评价朝中能臣时说的:有些人天生就懂如何让各方都觉得自己赚了便宜。
     两位侍郎交换着眼色。他们注意到方案里藏着的连环计:知县能得考务银,知府可增政绩册,就连他们这些阅卷官都能分到34;选拔贤才34;的考评。林淡不仅算计了应考之人的心,还巧妙地拿捏住了各个知府、知县的心思。知府想要政绩,可通过选才展示治下人才辈出;知县想要银子,能从商贾之家对算工的重视中获取额外收益。如此周全的设计,此次试考焉有不成功之理?右侍郎摸着官凭上34;清正廉明34;的烫金大字,忽然觉得喉咙发紧——这哪是十五岁少年该有的城府?枉他一直自诩圆滑,竟不如刚入朝堂的少年精于攻心。这算计人心的本事比起吏部尚书夏大人也不逊色几分了,难怪一向爱挑毛病的尚书愿意收其为徒呢!
     林淡要是知道右侍郎心中所想,肯定会大喊:偏见!这是偏见!他怎么就攻于心计了?!
    喜欢。
  

第121章 人心拿捏的死死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