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8章 生产者剩余[1/2页]

职场小聪明 翟晓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生产者剩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用于衡量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获得的额外经济利益。它是指生产者实际收到的收入与愿意接受的最低收入之间的差额。
      1.
      生产者剩余的定义
      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出售商品时,实际得到的市场价格与其生产该商品所需的最低接受价格(即边际成本)之间的差额。
      公式为:
      ?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由边际成本决定,即生产每一单位商品的额外成本。
      ?实际市场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的均衡价格。
      2.
      生产者剩余的图示分析
      在供需曲线中,生产者剩余是市场价格上方、供给曲线下方的三角形区域。
      ?供给曲线:表示生产者愿意以不同价格出售的商品数量,反映边际成本。
      ?市场价格:供需均衡点决定的价格。
      图示:
      ?横轴:商品数量。
      ?纵轴:价格。
      ?生产者剩余面积:供给曲线以下到市场价格之间的区域。
      3.
      生产者剩余的计算
      在简单的线性供给曲线下,生产者剩余可以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
      ?底边:市场交易的商品数量。
      ?高:市场价格与最低愿意接受价格(起点价格)之间的差额。
      示例
      假设某商品的供给曲线为
      ,市场价格为
      。
      1.当
      ,供给量
      。
      2.最低愿意接受的价格为
      。
      3.生产者剩余:
      4.
      影响生产者剩余的因素
      1.价格变化:价格上涨会增加生产者剩余,价格下降则减少生产者剩余。
      2.供给弹性:供给越有弹性(生产者对价格变化敏感),生产者剩余越小;供给越无弹性,生产者剩余越大。
      3.

第448章 生产者剩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