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2章 凡事2非标产品生产[2/2页]

三线情怀 于老三333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组织申报小改小革奖励。
      在忙碌与挑战中,1976年悄然过去,充满希望的1977悄然而至。
      1977年寒冬的一天下午,夏义峰接待了三位来自奎龙的特殊客人,其中一位是奎龙老厂保卫科的工作人员,另外两位是市公安局的警察。
      在详细介绍完相关情况后,三人住进了锦东招待所。
      当晚,宋东方和夏义峰前往招待所,设宴招待他们。
      席间,警察进一步说明了此次前来的缘由:保东厂一名职工因家庭矛盾,残忍杀害了妻子和丈母娘后畏罪潜逃。
      考虑到锦东有该杀人犯的亲属和同学,警察便赶来此地进行追捕,并要求此次行动务必保持秘密。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
      服务员上菜时听到了警察的讲述,下班回家后便将此事传开。
      第二天,整个山沟里的人都知道了杀人犯可能逃到了这里,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都担心杀人犯会再次作案。
      杀人犯的亲姑住在向阳街,夜里有人发现向阳山上有火光。
      第二天,奎龙警察与保卫科民兵一同上山搜查,在山坡梯田的一棵歪树下发现了新燃的木炭。
      警察随即提出希望民兵配合蹲守,夏义峰同意了这一请求。
      那些没当过兵的年轻民兵听说要去蹲坑守捕,个个兴奋不已。
      大家迅速分组,五个组在向阳山上蹲守,两个组在石头山上,杀人犯亲姑家房前屋后安排了两个组,沟口桥下也布置了一组。
      分组完毕后,警察向大家强调了注意事项,包括要坚持到底、相互配合以及多穿衣服抵御寒冷等。
      尽管大家都裹得严严实实,但在天寒地冻的夜里,实在难以忍受刺骨的寒冷。
      后半夜,多数人偷偷回家了。
      结果第二天,参与行动的警察发起了高烧,陪同坚守的两名民兵也病倒了。
      四人不得不住院输液,经过三天治疗退烧后才出院。
      可惜的是,杀人犯始终没有出现,奎龙的同志们最终无奈离开。
      那两名发烧住院的民兵申请工伤未获批准,只能返回工作岗位,渐渐地,大家也不再提起这个杀人犯的事情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部里下达的生产计划相比以往增加了三分之一,孔兆庆负责抓生产,徐志海主抓政治工作,两人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周五,厂里接到文件,由于生产任务过于繁忙,原本安排在周六的学习活动改为周日进行。
      周日上午,徐志海组织召开革委扩大会,带领大家学习人民日报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
      会议现场,孔兆庆、刘忠臣等人不停地抽烟,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呛得人难受。刘长明实在受不了,起身走到窗边打开窗户透气。
      兰红霞和宣传科的同事们也参加了会议,会后她们便投入到材料整理工作中。
      周一,相关内容被制作成宣传栏张贴出来,同时通过广播向全厂播放:“团结起来,以大局为重,焕发精神,努力工作。让我们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
      听到广播、看到宣传材料后,普通老百姓不太清楚这是“既定方针”还是“过去方针”,但大家都发自内心地认为党中央提出的一切都是正确的,并且会坚定不移地拥护。
      与此同时,程屯的社员们在批斗四人帮的过程中,得知省里的毛副主任被抓。
      他们回想起毛副主任曾逼迫他们迁坟,觉得这一做法肯定是错误的。
      于是,社员们自发组织起迁坟回家的活动。
      对于这一行动,公社领导们态度不一。
      有的领导出于“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赞成”的理念,对迁坟活动表示默许;
      而有的领导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敌人的进攻”。
      由于一把手没有明确表态,持反对意见的领导也无可奈何。
      最终,老百姓们热热闹闹地放着鞭炮,将祖宗的坟迁回,还把死去大枣树树根的洞用泥土仔细封堵上。

第212章 凡事2非标产品生产[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