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身边,这就有了一丝诸葛亮和刘禅之间的感情在里边。
      在赵煦眼里,韩明是一个亦师亦父的角色,是一个忠心耿耿、坚定扶持、保护自己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因此有了一丝真情流动,小皇帝就自然而然通过夸张的方式表达出来。
      当朝宰执之首的王珪曾经感慨道:“以韩静远之才能,官家之恩宠,往后再有什么夸张的事情出现,老夫都不意外!”
      由此也助长了韩家的威势,不过得益于韩章老爷子多年家传风气的影响,韩家人也没有过于骄纵和狂妄,都是默默做好自己的事儿。
      这种君臣趣闻,也许很受民间喜爱,在短暂的传播后,很快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改编浪潮。
      三教九流的人物纷纷编写话本,有代指的将哲宗皇帝和韩明的君臣之情,流传于世。
      后世百姓中也喜欢拿刘禅、诸葛亮和赵煦、韩明这对君臣作对比,到底哪对更适合中国宝宝磕君臣cp体质呢?
      最后还是不那么严肃韩某人和更年幼的赵煦占了上风,成为了后现代熟知历史的孩子们磕的对象。
      当然他们不会知道,韩某人的崇拜对象,就是那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武侯。
      哲宗小皇帝和韩某人的趣事不少,但是大部分都被人为掩盖了,也不想民间过多传颂这种故事。
      而当事人也不会在乎这种事情传开后的影响,毕竟这就是这对师徒表达情感的方式。
      大宋这边的欢声笑语与趣闻传到辽国方面,除了让耶律洪基君臣更加生气,半点招都没有。
      听着下首耶律良呈报的关于宋军围城的消息,耶律洪基精神萎靡的坐在龙椅上。
      一个月的抢救和治疗,让这位五十四岁的高龄皇帝,已经须发皆白,精气神全部达到了极限。
      历史上活到1101年,终年七十岁的耶律洪基,如今似乎已经到了油尽灯枯,完全没有了往昔的意气风发和雷霆震怒。
      他想到了很多种可能自己会战败,会败与韩明和宋军的手里,但他没想过自己会惨败在自己亲生儿子和统兵大将手里。
      这对历史上父强子弱的典型代表,在这个时空,也走向了反目成仇。
      只不过比起原本历史上的耶律浚束手就擒的表现,这个时空的耶律浚,有了为之拼杀的一丝希望。
      现在耶律浚赢了,赢了强势的父皇,赢了偌大的辽国,赢得了皇位,也给自己和要保护的家人赢得了未来。
      “我们还有多少人马?”
      耶律洪基现在连脑子都快成了浆糊,手下的士兵有多少人都模糊不清了。
      “除掉燕云地区被打散的余部,如今只剩下析津府的八万大军了。”耶律良如实回答道。
      听闻此言,耶律洪基有些浆糊的脑袋回过神,有些不可置信的瞪大眼睛紧盯着对方。
      “二十四万大军...就只剩下八万了...”
      耶律洪基颓废的窝在龙椅上,目光中的神采越发黯淡。
      “是朕...做错了吗...”
      没有人会回答这个答案,就像他的父亲辽兴宗耶律宗真临死前的衷告:“皇帝从不会做错!”
      耶律洪基沉闷的坐起身,面庞恢复了平静。
      “阿苏,给宋军方面传信,朕要在析津府群英殿设宴,商讨宋辽议和一事儿。”
      “请韩...韩大相公亲临,也希望能够让耶鲁斡(耶律浚)和阿音他们一起归辽...”
      说完此话,耶律洪基彻底如同失了力气,瘫软在龙椅上,满面须发都带上了一丝解脱。
      耶律良心里一颤,缓缓下腰拱手一礼:“谨遵陛下旨意...”喜欢穿越知否,我成了韩章孙子?请大家收藏:

第393章 赵宋趣闻[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