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张老师一面孔懵懂地看牢上点年纪的男人,略显拘谨地坐了下来,有点手足无措。眼神不由瞄向晓梅。
晓梅面带微笑,在张老师身边坐了下来。
服务员端菜进来了。
菜真是不少,红房子的看家菜都出现了。每进一道菜,上点年纪的男人就会如数家珍地讲述一番。
一道“烙蛤蜊”上台子的辰光,上点年纪的男人竟然讲起了关于烙蛤蜊的故事,伊扫了一眼张老师和晓梅,讲:“晓得伐,烙蛤蜊这道菜是哪能来的?”
问得张老师和晓梅面面相觑。
上点年纪的男人一副广闻博学的腔调,有点得意地讲着:“当年上海打仗,法国的蜗牛运不到上海,眼看红房子里一道看家菜肴,法式焗蜗牛上不了台子了。正当饭店上到老板,下到员工,统统急得头头转的辰光,有个大菜师傅想到了蛤蜊,一道烙蛤蜊法式菜横空出世,得到了法国政要大加赞赏,烙蛤蜊一夜天功夫风靡了上海滩,拯救了红房子……”接下来,伊竟然还讲起了烙蛤蜊的配方,制作方法……
张老师惦记的是被考察的事体,哪能有心思关心其他事体。现在竟然听一个人在讲烧菜,不但听不进去,还听得张老师心烦气躁起来,又不好打断,面色有点难堪,实在有点坐不牢了。
上点年纪的男人把张老师的神情统统看在眼里,眉头不被人发觉地皱了皱,转向张老师,讲:“看来小伙子对我讲烧小菜没有兴趣?”
张老师不好意了,一时又不晓得哪能回答,只好不响。
上点年纪的男人笑了,说话间,话风突然转向了,讲:“我听晓梅提起过侬的兴趣,侬对飞行材料的研究,蛮有成果……”
正题来了,张老师一听上点年纪的男人的闲话,顿时精神顿来了,眼睛也亮了起来,赶紧回答:“是的,是的,我正在专研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了一点收获。”张老师马上想起了文稿还在晓梅的包包里,迅速向晓梅要过文稿,赶紧地递了过去,讲:“感谢领导的关注,请领导指教。”
上点年纪的男人接过文稿,看了起来,看了一歇,抬头,眼睛亮亮地看牢张老师,讲:“研究所应该对你的学术成果有兴趣的。”
张老师一阵激动。
上点年纪的男人接着讲:“研究所要考察侬的学术能力和研究能力,不过,就我个人来讲,今早请侬来吃饭,更注重的是想考察一下你在实际生活中的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讲起来,今早也算是公私兼顾吧。”
张老师目不转睛看牢上点年纪的男人,有点懵,急切等伊把闲话讲下去。
上点年纪的男人叹了口气讲:“于公,对侬的考察是应该是能通过的,于私,我对侬的考察,我觉得侬是不及格的。”
晓梅赶紧讲:“阿爸,侬瞎讲点啥啦!”
原来是晓梅的父亲,张老师听了又是一阵意外,看看晓梅,又看看伊父亲,好像意识到一点啥了。
晓梅的父亲摆摆手,止住晓梅的闲话,继续讲:“当初,晓梅侬跟清敏轧朋友,我是反对的,我觉得清敏这个小伙子其他都好,就是个性太强,自我太强,晓梅侬不听,结果,清敏果然自说自话跑到缅甸去打仗了,是死是活也不明了了。”
晓梅撒娇地叫了一声:“阿爸,侬闲话多来。”
晓梅的父亲还是自顾自讲着:“你们年轻人的事体,我可以不讲究,不过。我对张老师了解一下还是要的,所以我坚持要请吃这顿饭……”说话间,晓梅的父亲不自觉地叹了口气,继续讲:“果不出我所料,我从小张同志身上看到了我自家的影子,伊像我……”晓梅父亲讲到这里,顿了一歇,才接着讲:“所以我讲,小张同志做丈夫是不及格呀。”晓梅父亲转向晓梅,语重心长起来:“晓梅啊,侬只要看看我,我跟侬姆妈统统是只顾工作的人,啥人也不肯让啥人,结果弄得两地分居,各搞各的,屋里不像屋里,夫妻也不成夫妻,还连累了侬。到了我这把年纪,总算晓得了,看透了,也懂了,已经来不及了……”
张老师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晓敏父亲今早是在相女婿。
晓梅父亲接着讲:“好了,我也吃饱了,有事体先走一步,今早就到这里吧,希望你们两个人能听懂得我的苦口婆心。接下来,我会安排对小张同志的正式面试,通不通得过,就不是我一个人能讲了算得了的,你回去等通知吧。”讲好,起身走了。
张老师看着晓梅父亲走出门口去的背影,愣神了叫关辰光,然后不无埋冤地看向晓梅。
晓梅则耸耸肩膀,深有含义地朝张老师笑笑……
3、
凌小姐在淮海公园门口头,碰到了张老师,受了一包怨气。像逃一样离开现场,上了电车,心里又气不过,想下车,要跟张老师弄个明白。
结果,还没有来得及下车,电车启动,开走了,只好歇搁。心里还是不甘,肚皮里那股恨,还是发酵着,鼓胀着,难以消停……
肚皮里有气,人在电车里,横也不是竖也不是,就更加觉着电车里,热烘烘一股“肉嗝气”,让伊想吐,摒了叫关辰光,实在摒不牢了,打开小包包,刚套在嘴巴上,就“哇”的一下吐了一包包,酸气冲天……
第79章 到底选啥人合适[2/2页]